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南巢地藏寺》
《题南巢地藏寺》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蚊觜生花夜更长,睡乡蝴蝶正悠飏。

山僧不恤秋眠熟,连打钟声到枕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cháocáng
sòng / wángzhīdào

wénshēnghuāgèngchángshuìxiāngdiézhèngyōuyáng

shānsēngqiūmiánshúliánzhōngshēngdàozhěnpáng

注释
蚊觜:蚊子的口器。
生花:像花朵一样装饰。
夜更长:夜晚似乎变得更长。
睡乡:梦境的世界。
蝴蝶:象征着梦境或自由。
悠飏:飘忽、轻盈地飞舞。
山僧:山中的僧人。
不恤:不顾虑,不关心。
秋眠:秋天的睡眠。
熟:深沉。
连打:连续不断地敲击。
钟声:寺庙的钟声。
枕旁:床边。
翻译
蚊子嘴上生出花朵,夜晚显得更加漫长,
梦中的蝴蝶翩翩起舞,轻盈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现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首句“蚊觜生花夜更长”中,“蚊觜”指的是蚊香,即用于驱蚊的香料,“生花”则形容其燃烧时散发的烟雾像花一样,表明夜晚已经很深了。紧接着“睡乡蝴蝶正悠飏”进一步强调了夜的静谧和人们的沉睡状态,“蝴蝶”这里代指梦境,意指人们正在安然入睡之中。

第二句“山僧不恤秋眠熟,连打钟声到枕旁”则转换了场景,从自然界过渡到了寺庙生活。山中的僧人在深秋之夜已经沉浸于熟睡之中,“不恤”意味着不在意,即无忧虑,而“连打钟声到枕旁”则表明即便是寺院的钟声,也只能伴随在他们的枕边,无法打扰僧人的安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夜晚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无忧的寺院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江上松径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

好山十里都如画,更与横排一径松。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三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苇小霜风。

(0)

归云三首·其三

坐看山头托宿云,一云才动万云奔。

霍然散作千村雾,远处昏来近处昏。

(0)

不睡四首·其三

清愁无数暗相随,酒是渠雠也是媒。

醉里不知何处亸,等人醒后一时来。

(0)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其二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

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

道旁书生空有妇,不蚕而衣真汝负。

功名富贵老不来,书剑风尘一生误。

何时郎买百株桑,身耕妇织策最良。

董生莫厌徵租吏,苏子无由黑貂弊。

(0)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三

嗟余何不辰,备极生人凶。

偶全摺胁范,屡脱南冠钟。

再醮亦何为,孙枝发枯桐。

鬼犹果求食,宁吐杀与丰。

两儿如我长,无田学圃农。

郑忽敢辞昏,冗食哀我翁。

兹外尚难言,二女累桥公。

荆笄嫁不售,谁论德与容。

幼也抱奇疾,此岁日尪癃。

亦既就膏肓,二竖不可攻。

而我事奔走,过家如狂风。

岂无旬浃留,奈此旦夕暮。

吞酸一执手,掣去如飞蓬。

心知不再见,衰泪纷无从。

书来报哀讣,赍恨归亡穷。

莫闻忍死言,藁葬青莲宫。

为父我安忍,为儿汝何逢。

兴言一及此,镞刃戕心胸。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