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江岸侧,有妇行随夫。
担持畚与锸,一身多泥涂。
我行时借问,夫言妇已叹。
烽堠设何为,使我连村困。
前夜吏到舍,叱喝府帖下。
一丁出百砖,十户供万瓦。
典尽儿女衣,稍具砖瓦资。
更驱自转运,营造不待时。
嗟我生为农,舍业从墁工。
田秧虽得插,废弃如枯葑。
秧枯即绝食,饿死行可必。
谁言兵卫民,我死彼却逸。
瘦妻何挛挛,甘与同罹患。
犹胜有独在,忍饿为寡鳏。
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乐岁有灾凶,皇天那知此。
国家久承平,军剧岂宜轻。
愿告守土吏,勿使民恨兵。
始安江岸侧,有妇行随夫。
担持畚与锸,一身多泥涂。
我行时借问,夫言妇已叹。
烽堠设何为,使我连村困。
前夜吏到舍,叱喝府帖下。
一丁出百砖,十户供万瓦。
典尽儿女衣,稍具砖瓦资。
更驱自转运,营造不待时。
嗟我生为农,舍业从墁工。
田秧虽得插,废弃如枯葑。
秧枯即绝食,饿死行可必。
谁言兵卫民,我死彼却逸。
瘦妻何挛挛,甘与同罹患。
犹胜有独在,忍饿为寡鳏。
此邦虽边鄙,同是天赤子。
乐岁有灾凶,皇天那知此。
国家久承平,军剧岂宜轻。
愿告守土吏,勿使民恨兵。
这首清代诗人李宪乔的《修堠谣》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农村妇女艰辛生活的画面。诗中,诗人通过一位农妇的视角,展现了她如何跟随丈夫一同承受徭役之苦,田地荒废,生活陷入困境。妇人感叹烽堠的设置导致村庄困顿,官府征调人力,使得一家老小衣衫典当,只为供应砖瓦。她宁可与丈夫共患难,也不愿忍受独处饥饿的孤寡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怀念,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忧虑。他希望地方官员能体谅百姓,避免过度征兵,以免加深民众对军队的怨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和心声。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柳梢烟软已璁珑。娇眼试东风。
情丝又逐青丝乱,剩寒轻、犹恋芳栊。
笋玉新裁早燕,杏钿时引晴蜂。当时兰柱系花骢。
人在小楼东。莺娇戏索迎春句,爱露笺、新染香红。
未信闲情便懒,探花拚醉琼钟。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攲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