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词二首·其二》
《秋词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0)
注释
山明:山色明亮。
水净:水面清澈。
夜来霜:夜晚降霜。
数树:几棵树。
深红:深红色。
浅黄:浅黄色。
试上:试着登上。
高楼:高楼。
清入骨:清冷深入骨髓。
岂如:哪里比得上。
春色:春天的景色。
嗾人狂:使人疯狂。
翻译
山色明亮,水面清澈,夜晚降下一层霜,几棵树上深红与浅黄相映成趣。
试着登上高楼,清冷的月光透入骨髓,哪里比得上春天的景色让人疯狂。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清冷的气氛,传达了秋天特有的美感。

“山明水净夜来霜”,这里的“霜”指的是轻微的霜冻或露水,表明秋夜已经非常凉爽,甚至可以看到地面上的寒霜。山川和流水在这样的夜晚变得异常清晰,显示出秋天的空气之清新。

“数树深红出浅黄”,则是对秋色的一种描绘。在深红色的背景中,一些树木开始显现出浅黄的颜色,这可能是因为秋叶变换而呈现出的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这种描述体现了自然界在秋天渐入佳境。

“试上高楼清入骨”,诗人通过“试上”表达了一种尝试性的动作,意味着诗人有意地登上了高楼去感受那份清冷。这里的“清入骨”则是对气候和心境的双重描写,秋天的凉爽不仅让人感觉到皮肤之清,也触及到了内心之深。

最后,“岂如春色嗾人狂”,通过与春景的对比,更突出了秋天的独特美感。这里的“岂如”表达了疑问,实际上是反问,即“难道不是吗?”“春色嗾人狂”则形容了春天景色的热烈和生机,似乎在暗示春天虽然美丽,但也容易令人感到喧嚣和失去自我。而秋天的清新,则更能让人保持清醒和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秋叶变换以及登高感受清冷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对于秋天美好而又独特风光的赞赏。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过炉峰寺缁锡京行廊庑萧然徘徊而还

西风瓶钵去依依,寂寞空门客至稀。

花径路苔行鸟迹,竹林空翠湿人衣。

翻经榻下馀残叶,施食台中半夕晖。

惆怅松枝犹未偃,却令玄度独行归。

(0)

题山水雪景

双毫闲染处,隐见雪花飞。

万壑飘琼树,千峰掩翠微。

灞桥吟影度,剡曲棹舟归。

因忆阳春调,而今和者稀。

(0)

赠别画史林虚白归屿南

怜君心不羁,水墨始清奇。

潇洒南宫态,空濛北苑姿。

壶觞倾邂逅,岐路惜分离。

后夜分遥忆,猿啼海树枝。

(0)

酬关西故人

故人迹疏情尚尔,新人面好心犹异。

当时唯恐结交稀,零落相知竟谁是。

昨日方开北海樽,今朝又署翟公门。

世情反覆徒为尔,人生贵贱那可论。

自从落拓风尘久,岁月蹉跎世看丑。

羡君闭门但读书,知君得钱即沽酒。

我亦辞君向白云,山中猿鹤可为群。

秋来偏是凌霜柏,五粒松脂堪寄君。

(0)

书高漫士为道人游月窗作水墨图

兹山连峰势磅礴,空翠濛濛坐中落。

始悟方壶醉里涂,复讶商公兴时作。

竹涧堂临溪水滨,龙门墨客问通津。

相逢大醉仙家酒,戏墨持归鹤上人。

鹤上仙人与山好,每见此山应绝倒。

云断嵩丘少室閒,龙鸣华顶天台早。

我亦平生苦爱山,尘缘未割竟何颜。

愿随飞落花源去,一见秦人遂不还。

(0)

题梁董教岁寒亭

君家结亭乐幽栖,佳树阴阴唯鸟啼。

横经不知白日转,搴帏坐见青山低。

城南城北春风满,陌上春容正堪玩。

白马朝穿桃李蹊,朱轮夜过金张馆。

臈月寒天雪更深,看君亭上独行吟。

眼前草木俱摇落,知尔青青松柏心。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