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幸作太平民,绕屋田园未是贫。
数口生涯资五谷,一年辛苦在三春。
生憎稚子扶犁懒,最爱山妻馈饷频。
衣食不亏租赋给,幡然何必慕耕莘。
清时幸作太平民,绕屋田园未是贫。
数口生涯资五谷,一年辛苦在三春。
生憎稚子扶犁懒,最爱山妻馈饷频。
衣食不亏租赋给,幡然何必慕耕莘。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耕》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清平盛世,作为一个平凡百姓的生活情景。首句“清时幸作太平民”,表达了他对当前社会安定的庆幸,身为太平盛世的子民,生活虽朴素但内心满足。接着,“绕屋田园未是贫”强调了物质生活的简单,田园环绕的居所并不意味着贫穷,反而是一种富足感。
“数口生涯资五谷,一年辛苦在三春”细致地描绘了农耕生活的特点,家庭依靠五谷维生,而春耕是最忙碌的时节,体现了农人的勤劳和对土地的依赖。诗人对于孩子帮忙耕田稍显不满,却赞赏妻子频繁送饭的温情,展现了家庭和睦的画面。
尾联“衣食不亏租赋给,幡然何必慕耕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得,衣食无忧,无需羡慕古代的耕读人家。他以平淡的语气表明,只要生活安稳,无需追求过于繁复的生活方式,这与他的官场身份相符,也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之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流露出一种质朴而知足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