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得人憎,脑中秋月皎。
做处没瘢痕,用时成要妙。
见明极透出夜明帘,依圆照烂煨文武火。
几处移场弄险机,电卷风旋人绝倒。
夫是之谓石室道人,前身后身,一梦两觉。
面孔得人憎,脑中秋月皎。
做处没瘢痕,用时成要妙。
见明极透出夜明帘,依圆照烂煨文武火。
几处移场弄险机,电卷风旋人绝倒。
夫是之谓石室道人,前身后身,一梦两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特的僧人形象,名为"石室道人"。他的外貌可能并不讨人喜欢,但智慧犹如脑中秋月般明亮皎洁。他的行为深藏不露,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出非凡的效果,如同明月穿透夜明帘,照亮一切,又如文武火般炽热而精准。他在各种场合中运用智慧,行云流水,令人惊叹不已。诗人称他为"前后身,一梦两觉",暗示他的经历丰富,仿佛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穿梭,展现出超凡的智慧和人生境界。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石室和尚深藏不露、智慧过人的诗篇。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
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
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
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
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
要消遣、除非殢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又。
一览楼头笑拂衣,今朝何意此歔欷。
断无痛饮歌都护,那得重归见令威。
太学废来同舍尽,清江好在故人非。
我来岂是无情者,为哭妻儿无泪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