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阳春景,阴霾大半残。
不胜拖屐苦,犹道拥炉寒。
鼓听催花未,风看解冻难。
不知新柳眼,何事泪阑干。
九十阳春景,阴霾大半残。
不胜拖屐苦,犹道拥炉寒。
鼓听催花未,风看解冻难。
不知新柳眼,何事泪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霾笼罩下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哀愁与无奈。
首联“九十阳春景,阴霾大半残”,开篇即点明季节为春季,但“九十”一词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春季的大部分时间。接着,“阴霾大半残”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被阴云所遮蔽,大半时光都处于阴沉之中,表达了对春日短暂与阴郁的感慨。
颔联“不胜拖屐苦,犹道拥炉寒”,进一步描绘了在这种天气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拖着沉重的木屐走在湿滑的路上,已是难以忍受,而室内即使拥炉取暖,也依然感到寒冷。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阴给人们带来的不适与困扰。
颈联“鼓听催花未,风看解冻难”,转而从自然现象的角度来描写春阴。鼓声似乎在催促花朵开放,但实际上,花朵在阴雨中难以绽放;风吹过,看似能帮助冰冻融化,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春阴对自然界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春日迟迟未至的期待与无奈。
尾联“不知新柳眼,何事泪阑干”,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中的新生命——柳树。新长出的柳叶仿佛眼睛一般,但却在无声地流泪。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柳叶的“泪”实际上是对春阴的哀叹,也是对春天迟来的感伤。整首诗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春日迟迟未至的深深遗憾和对美好春光的强烈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春阴》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日阴霾笼罩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短暂与阴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春光的深切渴望。
灵宫耽耽虎守谷,羽褐出山邀客宿。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叶秉符调玉烛。
鸣金击石天相闻,游飙倒影声磷磷。
戏上云崖撼琼树,脱叶出溪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