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那得卧龙踪,因石兴思盖世公。
当日何人撑国事,洞中正尔卧真龙。
洞中那得卧龙踪,因石兴思盖世公。
当日何人撑国事,洞中正尔卧真龙。
这首诗通过想象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敬仰之情。首句“洞中那得卧龙踪”,以“卧龙”暗指诸葛亮,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联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氛围。接着,“因石兴思盖世公”,进一步深化了对诸葛亮的赞美,认为他如同山石一般稳固,其功绩超越了时代,影响深远。
“当日何人撑国事”,这一句则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需要像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来支撑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最后,“洞中正尔卧真龙”,以“真龙”比喻诸葛亮,强调他的智慧和才能如同真正的龙一样,不仅存在于历史的记载中,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贡献,也表达了对卓越人才的崇高敬意,以及对理想政治家的期待与向往。
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
日烘春色成和气,风弄花香作瑞烟。
莺舌似簧初学语,柳条如线未飞绵。
金杯满酌黄封酒,欲劝东君莫放权。
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
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
颠倒英雄古来有,封侯却属屠沽儿。
长安车马随轻肥,青云宾从纷交驰。
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
宴乐宁知白日短,时时醉拥双蛾眉。
扬雄闭门空读书,门前碧草春离离。
不如拂衣且归去,世上浮名徒尔为。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