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山阁静,晨起自栉头。
霜树被繁实,日出红欲流。
稚子裹糗粮,下涧汲寒湫。
焚香开卷帙,静坐法前修。
因看庞德公,鹿门真可求。
钟鸣山阁静,晨起自栉头。
霜树被繁实,日出红欲流。
稚子裹糗粮,下涧汲寒湫。
焚香开卷帙,静坐法前修。
因看庞德公,鹿门真可求。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读高士传》描绘了一幅清晨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钟鸣山阁静”以悠扬的钟声衬托出山阁的清幽,早晨的寂静被打破,诗人开始一天的活动。“晨起自栉头”展现了诗人早起梳洗的日常生活细节。
接下来,“霜树被繁实,日出红欲流”两句通过描绘霜白的树木挂满果实和初升的红日,渲染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温暖。孩子的形象也出现在诗中,“稚子裹糗粮,下涧汲寒湫”,稚嫩的孩子准备出门,背着干粮,到山涧取水,展现出家庭的温馨与勤劳。
“焚香开卷帙,静坐法前修”描绘了诗人静心阅读,焚香静坐,沉浸于修行学习之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两句“因看庞德公,鹿门真可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庞德公的仰慕,希望能如庞德公般在鹿门山过上远离尘世、追求高洁生活的生活方式。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对高尚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