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
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
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振鹭纷纷未著行,初从江海觇清光。
卷声风雨中庭起,笔势云烟累幅长。
病眼尚能分白黑,众毛空复数骊黄。
禁中已许公孙第,得失何私物自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集贤殿考试结束后所作,描绘了考试场景和诗人的心情。首句"振鹭纷纷未著行"以振翅飞翔的白鹭比喻学子们忙碌考试的情景,还未落定尘埃。接着,"初从江海觇清光"暗示考试如涉世之初,期待着清澈的知识光芒。
"卷声风雨中庭起"形象地描绘了考场内纸张翻动的声音如同风雨交加,气氛紧张。"笔势云烟累幅长"则形容考生奋笔疾书,思绪如云烟般连绵不断,书写篇幅漫长。诗人自谦"病眼尚能分白黑",即使身体不适,仍能分辨文章的是非对错。
最后两句"众毛空复数骊黄"暗指考试中的竞争激烈,犹如众多马匹中辨识优劣,而"禁中已许公孙第"则透露出考试结果已定,诗人对于得失的态度淡然,认为世间纷扰皆因物欲而起,自己不为外物所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考试的氛围以及诗人超脱的心境,体现了苏辙的文人风骨。
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长看岩穴泉流出,忽听悬泉入洞声。
莫摘山花抛水上,花浮出洞世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