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其五》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其五》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寥落山家处处稀,寻幽陟巘马行迟。

满溪红叶沉秋水,半岭霜棉吐夕晖。

雨霁石田收稼了,烟深松径负薪归。

诗成只恐山灵笑,千仞峰头一振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行旅的生动画面。首句“寥落山家处处稀”点出山中人家稀少,营造出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接着,“寻幽陟巘马行迟”写出了诗人探寻幽静之处,沿着山峦缓缓前行的情景,马行之迟,更显旅途的悠长与宁静。

“满溪红叶沉秋水,半岭霜棉吐夕晖”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红叶与秋水、霜棉与夕晖巧妙结合,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展现出秋天山林的美丽景色。红叶沉入秋水,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半山腰的霜棉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温暖的光芒,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雨霁石田收稼了,烟深松径负薪归”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场景,雨后的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农人忙碌着收割庄稼,而远处的松林小径上,有人背着柴火归来,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间烟火味。

最后,“诗成只恐山灵笑,千仞峰头一振衣”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谦逊心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担心自己的诗句不足以表达山川之美,甚至想象山神会笑自己才疏学浅,于是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振衣以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创作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山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夜坐·其二

不著丝毫也可怜,何须息息数周天。

禅家更说除生灭,黄老惟知养自然。

昔与蜉蝣同幻化,秖应龟鹤羡长年。

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

(0)

三月晦日园人送王瓜有感二绝·其二

南浦春归已摘瓜,欲尝新味却咨嗟。

故园滨海东风冷,想得如今未着花。

(0)

刘佥宪廷美小洞庭十景·其九橘子林

绕山种橘树,枝叶团阴森。

霜后熟累累,万颗垂黄金。

江陵莫专美,龙阳已成林。

摘来赠亲友,羲帖不须临。

(0)

送河南按察使包德怀之任

圣明敦化理,一念惟勤民。

绥辑良有要,任官贵得人。

百职当毕举,况兹风纪臣。

激扬匪易事,表率在一身。

登庸或有昧,庶务将纷纭。

明廷秉至公,所以慎选抡。

包公东浙彦,早充观国宾。

拜官内台署,冠豸垂缨绅。

屡看持宪节,巡历宣皇仁。

丰采耀冰雪,霜威凛秋旻。

英声播中外,烜赫今几春。

朅来膺峻擢,舆论殊欢欣。

司宪涖河洛,拜恩出枫宸。

玉音自天降,文彩照三辰。

晴日绚祖席,凉飙拂行尘。

临分更赠言,何以话情亲。

外台位望崇,当使政令新。

此去必勉旃,民俗广咨询。

官曹去蠹弊,里闬息频呻。

坐令冤抑理,庶俾惠泽均。

惭予寄寅亮,未能竭忠勤。

愿子尽乃职,上报圣明君。

明明树嘉绩,奕奕扬清芬。

(0)

赠张才仲

君不见江东王谢家子弟,骨格风流皆济济。

流风遗俗传至今,故家文物众所钦。

会稽名山神禹迹,东山兰亭声藉藉。

英芝家世袭忠贞,儿孙文雅长相承。

葵阳病翁称老拙,才仲犹孙更清彻。

冰壶玉露殊森爽,清庙朱弦应疏越。

我一见之心则悦,酌以清酒诲以说。

亹亹听我谦罄折,知其中平无妄蹶。

他时叔长必登□,愿无自满更磋切。

著鞭奋迅追前辙,赠言有尽意未辍。

(0)

姑恶鸟

有鸟有鸟终日啼,万口千声如一词。

云是悍妇怨姑恶,精魂幻化之所为。

我听此言重惆怅,惆怅思之谁是非。

人家生男愿取妇,取妇愿能纂家务。

自古物从勤上生,讵容怠惰无思虑。

姑詈汝,愿汝勤,姑挞汝,愿汝能。

汝改姑欣欣,不改姑难平。

如何重恩爱,翻化深愤嗔。

殒身化鸟道姑恶,孙孙子子传怨声。

古有孝妇冢,亦有义女亭。

至今人叹慕,至今人颂称。

汝言姑恶姑不恶,自此吞声休更鸣。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