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其一》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刘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

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汶对张伯雨《蕉池积雪》诗的回应,名为“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铜驼陌上的景象,通过铜洗、汉朝风露、金人、玉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自然静谧交织的意境。

首句“铜驼陌上得铜洗”,以“铜驼”象征历史的遗迹,“铜洗”则暗示着清洗、净化之意,仿佛在说铜驼陌上经过了一次历史的洗礼。接着“曾见汉朝风露零”,进一步强调了地点的历史性,仿佛在诉说着过去岁月的故事。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寒冷的光线与黑色的劫灰,展现了历史的沉寂与沧桑;另一方面,通过“古色”和“宫苔青”展现出一种虽历经变迁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痕迹的美感。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两句,借用了“金人”和“玉女”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金人堕泪,象征着对过往的哀思;玉女洗头,则寓含着一种纯净与超脱的情感。

最后,“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两句,诗人邀请友人共赏蕉池的雪景,并以“双玉瓶”作为回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汶
朝代:元   字:师鲁   籍贯:鄜州

鄜州人,字师鲁。自胄学以文艺擢高科,由端本堂司经,拜西台监察御史。纠劾不避忤时贵。累官户部尚书。以诗鸣于时。有《师鲁集》。
猜你喜欢

妙高台夜坐怀无可

日落水烟起,茫茫连岸白。

褰裳陟高台,凉月皎秋夕。

古人不我待,露气沾瑶席。

忽忆龙眠叟,远引就禅寂。

桂岭旧担簦,匡庐复飞锡。

游咏与之俱,屡折登山屐。

劝我学无生,危言同振溺。

心迹未能并,出处尚狼藉。

解带思同游,天末久离析。

人生无老少,皆为天地客。

东望海门深,南睇江云碧。

岩壑留清晖,皓歌伤往昔。

(0)

西来庵赠水斋上人

白马西来扫野云,居人谁识旧将军。

《楞严》读罢焚香坐,一钵江泉到夜分。

(0)

秋霁漫兴

登楼开霁色,远近一蝉鸣。

湿竹含云气,晴梧作雨声。

诗从忧旱废,病自入秋轻。

闲读巢由传,斯人已市名。

(0)

白沟渡

渡头沙草白离离,过客停骖日暮时。

古戍烟荒吹野火,寒鸦风急战枯枝。

河流远合滹沱水,驿路中分督亢陂。

欲问霸图销歇尽,朔云千里不胜悲。

(0)

秋来

忽忽年华伤暮迟,秋来怀抱最相宜。

感时实下江州泪,触目空多宋玉悲。

萧瑟荒庭鸣蟋蟀,苍茫远水下鸬鹚。

寥寥天地吾何托,几度临风有所思。

(0)

刺梅园老松行

刺梅园中老松树,三载相思今始遇。

果然奇绝不虚誉,起伏犹龙令我惧。

长身宛蜒走当路,猛爪攫拿如欲捕。

鳞甲浑身不知数,狰狞头角作吞吐。

嘘气为云喷为雾,奋鬣直往苍穹诉。

谁敢攀髯触其怒,任彼登天复回顾。

山魈木客安能附,空中定有雷霆护。

慈仁虚名落诗赋,欲补十景惟君助。

蒲轮徵辟未必赴,傥逢尊者无恐怖。

引杖降之归钵去,是龙是松辨其故,具眼人看方不误。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