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
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
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汶对张伯雨《蕉池积雪》诗的回应,名为“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铜驼陌上的景象,通过铜洗、汉朝风露、金人、玉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自然静谧交织的意境。
首句“铜驼陌上得铜洗”,以“铜驼”象征历史的遗迹,“铜洗”则暗示着清洗、净化之意,仿佛在说铜驼陌上经过了一次历史的洗礼。接着“曾见汉朝风露零”,进一步强调了地点的历史性,仿佛在诉说着过去岁月的故事。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寒冷的光线与黑色的劫灰,展现了历史的沉寂与沧桑;另一方面,通过“古色”和“宫苔青”展现出一种虽历经变迁但依然保留着历史痕迹的美感。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两句,借用了“金人”和“玉女”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金人堕泪,象征着对过往的哀思;玉女洗头,则寓含着一种纯净与超脱的情感。
最后,“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两句,诗人邀请友人共赏蕉池的雪景,并以“双玉瓶”作为回报,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落水烟起,茫茫连岸白。
褰裳陟高台,凉月皎秋夕。
古人不我待,露气沾瑶席。
忽忆龙眠叟,远引就禅寂。
桂岭旧担簦,匡庐复飞锡。
游咏与之俱,屡折登山屐。
劝我学无生,危言同振溺。
心迹未能并,出处尚狼藉。
解带思同游,天末久离析。
人生无老少,皆为天地客。
东望海门深,南睇江云碧。
岩壑留清晖,皓歌伤往昔。
刺梅园中老松树,三载相思今始遇。
果然奇绝不虚誉,起伏犹龙令我惧。
长身宛蜒走当路,猛爪攫拿如欲捕。
鳞甲浑身不知数,狰狞头角作吞吐。
嘘气为云喷为雾,奋鬣直往苍穹诉。
谁敢攀髯触其怒,任彼登天复回顾。
山魈木客安能附,空中定有雷霆护。
慈仁虚名落诗赋,欲补十景惟君助。
蒲轮徵辟未必赴,傥逢尊者无恐怖。
引杖降之归钵去,是龙是松辨其故,具眼人看方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