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
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
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
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
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
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
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
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
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
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
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这首《瑶华·修月斧》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嫦娥补月的神话故事,融入了道教炼石补天的传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神话的深刻理解。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开篇即以“多情”二字点明主题,将嫦娥对人间的深情比喻为直冲云霄的力量,引人入胜。接下来,“为姮娥补恨”直接点出嫦娥补月的原因,暗示了她对人间的思念与遗憾。
“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月宫的奢华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嫦娥补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接着,“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宫的瑰丽与不凡,同时表达了嫦娥补月的决心与毅力。
“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补月的过程比作瞬间的完美融合,强调了嫦娥技艺的高超与补月行动的迅速、精准。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嫦娥孤独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她通过补月行动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嫦娥的美丽与智慧,也暗示了她通过补月行动修复了人间与月宫之间的隔阂,带来了和谐与安宁。
“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通过描写吴刚与桂树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最后两句以炼石补天的传说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嫦娥补月行动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神话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瑶华·修月斧》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神话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神话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