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
这首清代佟世南的《孤鸾·闺忆》是一首闺怨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展现了她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挂念。"孤鸾惊见"以孤零的鸾鸟自比,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苦闷。"黛妒愁眉,粉悲瘦面"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女子因思念而憔悴的容颜。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写出了女子站在墙头,寄托春光中无尽的相思,将满腹愁绪交付给春天。"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佳人未归的无奈和怨恨。"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痛苦。
"更那堪芳信天涯远",暗示书信难达,加重了思念的苦涩。"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描绘了梦境的短暂和现实的残酷。"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以淮水的春水上涨比喻相思之深,几乎与水势相当。
结尾处,"珠帘欲钩又下"的动作细节,表现了女子的犹豫和敏感,害怕见到柳絮花片勾起更多愁绪。"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则借鹦鹉传达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它能唤回远方的人。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动作,成功地刻画了一个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清末闺怨诗词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