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修持,修持非草草。猛舍家缘,方求大道。
灭尽无明,如轲能养浩。肯逐人情似桔槔。
鷇食鹑居,自然无烦恼。垢面蓬头,心田频扫。
金木相生,就中成至宝。便觉灵光出一毫。
闲论修持,修持非草草。猛舍家缘,方求大道。
灭尽无明,如轲能养浩。肯逐人情似桔槔。
鷇食鹑居,自然无烦恼。垢面蓬头,心田频扫。
金木相生,就中成至宝。便觉灵光出一毫。
这首元代马钰的《玉堂春》是一首禅宗修行的感悟诗。诗人强调修持不是轻率之举,需要果断舍弃世俗牵绊,才能追求大道。"灭尽无明"象征去除心中的迷惑和无知,"如轲能养浩"比喻通过坚定的决心培养广阔的智慧。诗人批评那些被世俗情感牵扯的人,就像桔槔汲水般摇摆不定,而真正的修行者应如雏鸟般简单生活,自然远离烦恼。
"垢面蓬头"描绘了修行者的朴素形象,他们注重内心的净化,不断扫除心灵的尘埃。"金木相生"寓言了道家的阴阳哲学,认为在对立中找到平衡,可以孕育出内在的宝贵精神。最后,诗人表达出修行带来的效果,即灵性光辉的显现,哪怕微小,却充满力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深刻的理解和个人体验,体现了元代道教徒对于内心修炼的重视和追求。
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