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其三》
《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其三》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问阳禽、北发天山,尺帛为谁长繫。

当年不作关山怨,但爱江南佳丽。秋无际。

拥长汀、银膏玉屑堆光腻。横空如砌。

宛一抹修眉,千行淡墨,欲坠还容曳。

菰米熟,千顷元珠丰脆。何须更寻归计。

丹枫染紫蘋花白,飞舞一江清霁。君莫睇。

君不见、三更月落催哀唳。春光无蒂。

蚤炎焰燔空,狂涛拍岸,羽驾何方税。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其三)》是王夫之的作品,他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此词以潇湘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阳禽北飞、秋水长汀、丹枫紫蘋等意象,展现了潇湘地区的壮丽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问阳禽、北发天山,尺帛为谁长繫",开篇以问句起笔,引发对远方的遐想,阳禽北飞,似乎带走了诗人的情思。"当年不作关山怨,但爱江南佳丽",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江南美景的喜爱,而非对离别或战争的忧虑。

"秋无际。拥长汀、银膏玉屑堆光腻",描绘了秋天湘江水面的晶莹剔透,如同堆积的银膏玉屑,美不胜收。接下来的"横空如砌。宛一抹修眉,千行淡墨,欲坠还容曳",运用比喻,将江面的波光比作女子的修眉和墨色,形象生动。

"菰米熟,千顷元珠丰脆",写的是秋季稻米的丰收,象征着富饶与生机。然而,"何须更寻归计"又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思考。"丹枫染紫蘋花白,飞舞一江清霁",描绘了秋日丹枫与紫蘋花的绚丽景色,伴随着清朗的江面,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君莫睇。君不见、三更月落催哀唳",以月落哀鸣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春光无蒂。蚤炎焰燔空,狂涛拍岸,羽驾何方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炎炎夏日和狂风巨浪的隐喻,让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潇湘景色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展现出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不寐

拥衾多不寐,吟思被愁分。

雪气冲帘入,鸿声带雨闻。

儿饥因废学,亲没未营坟。

何致贫如此,肝肠痛莫云。

(0)

洪州城下作

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

渔人向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

(0)

言事

读了南华枕曲肱,无端客梦冷偏增。

官将满去多逃吏,诗不吟来少寄僧。

乱叶打窗猫上案,斜阳过屋鼠窥灯。

孤山在望何时雪,问讯梅花策瘦藤。

(0)

岁律

岁律又侵寻,桃符句索吟。

经年为客梦,每日在家心。

眼老看山惯,愁多怯酒深。

公馀惟读易,世事任浮沉。

(0)

渔父乐·其二无一事

见说红尘罩九衢,贪名逐利各区区。

论得失,问荣枯,争似侬家占五湖。

(0)

以水石菖蒲赠谷堂孙漕

菖蒲体柔弱,孤生幽涧傍。

涧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

物亦有不幸,仁者为悲伤。

愿因水石间,移植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捲复翠长。

草木固无知,此心未能忘。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