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体柔弱,孤生幽涧傍。
涧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
物亦有不幸,仁者为悲伤。
愿因水石间,移植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捲复翠长。
草木固无知,此心未能忘。
菖蒲体柔弱,孤生幽涧傍。
涧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
物亦有不幸,仁者为悲伤。
愿因水石间,移植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捲复翠长。
草木固无知,此心未能忘。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种深情的人与物之谊。诗人徐珩以菖蒲为载体,表达了对友人谷堂孙漕的关怀和祝愿。"菖蒲体柔弱,孤生幽涧傍",形象地写出菖蒲生长在偏僻幽深的涧边,环境清冷孤独。"涧深水不滋,短叶疏而黄",进一步描绘菖蒲的生存状态,虽水源不足,叶片稀疏且颜色暗淡。
诗人感慨"物亦有不幸,仁者为悲伤",表达对菖蒲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仁爱之心。他希望将菖蒲"移植近窗光",给予它更好的生长环境,象征着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像菖蒲一样,在困境中得到扶持和光明。
"探丸起九死,焦捲复翠长",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菖蒲即使经历艰难,也能坚韧不拔,恢复生机。最后两句"草木固无知,此心未能忘",诗人强调自己对菖蒲的深厚情感,即使菖蒲本身无感知,这份心意也难以忘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曷名古灵洞,异迹相流传。
穗女占岁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饱向高冈眠。
淤泥五仓化,石楼塘中莲。
形影昼不见,斗月扬婵娟。
语似燕罔两,物迹犹依然。
无乃好事者,谬悠开其端。
久矣然疑蓄,对景费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