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石亚玉琅玕,摇曳云稍翠色寒。
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
珊瑚石亚玉琅玕,摇曳云稍翠色寒。
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
这首诗以“珊瑚石亚玉琅玕”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子比作珊瑚和玉石,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珍贵与美丽。接着,“摇曳云稍翠色寒”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云间轻轻摇曳的姿态,以及它那如寒翠般的颜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形象,将竹叶的沙沙声比作仙人的佩环之音,飘渺而悠扬,仿佛能穿越云层直达碧空之上。这种想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雅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宝月流虹,正元宵新霁,雪满瑶空。
灯火楼台灿烂,香蔼帘拢。
筵开罗绮,拥群姬、珠翠重重。
一品夫人初度,年年占断春风。
紫诰名高八座,羡翟冠霞帔,叠受褒崇。
曾侍采桑西苑,亲谒三官。
蓬莱深处,瑶池宴、首饮黄封。
但愿全膺五福,生儿拊凤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