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归计曾商略。富贵与神仙、辜前约。
儒冠巳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
相见向行藏、重评泊。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
山水有清音、同行乐。
岁寒归计曾商略。富贵与神仙、辜前约。
儒冠巳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
相见向行藏、重评泊。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
山水有清音、同行乐。
这首诗名为《春草碧·其二》,作者邵亨贞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规划的感慨。"岁寒归计曾商略",开篇点出诗人早有归隐之念,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有所考虑。"富贵与神仙、辜前约",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和超脱生活的取舍,认为富贵与神仙之约已违背初衷。
"儒冠已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诗人以儒者自居,表示不再追求仕途上的荣华,宁愿过平淡生活,不愿像古人那样追求长寿或仙道。"蓬鬓老风霜、心如昨",描绘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内心依旧保持着对过去的执着和对理想的坚守。
"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诗人赞赏那些才华出众的人,他们如同郢匠熟练地挥动斧头,表达对技艺精湛者的敬佩。"相见向行藏、重评泊",诗人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讨论人生的进退选择。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诗人感叹时光无情,即使有延长寿命的药物也无法留住青春。"山水有清音、同行乐",最后诗人寄情于自然,希望在山水间找到心灵的慰藉,享受与朋友相伴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品格。
春光至,欲访清歌妙舞重为理。
念莺轻燕怯媚容,百斛明珠须费。
算枕前盟誓。
深诚密约堪凭委。
意正美,娇眼又洒,梨花春泪。
记罗帷底。
向鸳鸯、灯畔相偎,共把前回,词语咏味。
无端浪迹萍蓬,奈区区、又催行李。
忍重看、小岸柳梳风,江梅鉴水。
待学鹣鹣翼,从他名利荣悴。
梅雨犹清,冷风乘急,遥送万丝斜陨。
听水翻雷迅。
冒雾湿,但觉衣裘皆润。
乱山烟嶂外,轻寒透、未免强忍。
崎岖危石,耸峭峻岭,都齐行尽。
指引。
看负弩旌旗,谩卷空、排素阵。
向晚收云,黎明见日,渐生红晕。
堪欢萍泛浪迹,□事无长寸。
但新来纤瘦,谁信非因病损。
九衢艳质,看来怎比他闲靓。
清韵。
似照水横斜暮临镜。
林间顿画阁,花底藏芳径。
幽静。
将绛烛、高烧照双影。
琼瑶皓素,未及肌肤莹。
伊试省。
我从今、远肯再孤另。
记取兰房,夜深人迥。
窗外月照,一方天井。
早作听晨鼓。
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
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
沙边寒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
似怎地、满眼愁悲,秋如宋玉难赋。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紧缚,期会良苦。
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
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
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
欢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
恁时寸心,情思牛翅翼。
别后踪迹。
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
芳容料见尤光泽。
共赏青楼,同游绮陌。
皆曾痛怜深惜。
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
兰房深寂。
映轻红淡碧。
翠竹名花底、同燕息。
杯盘风肯留客。
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
乌纱翦为新冠帻。
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
朝云信、且候潮夕。
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