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袍少年与一神仙黄绶的离别场景,背景设在微子城东和梁王苑北。诗中通过鲜明的对比,如桃花色美如马匹、榆荚小巧似钱币,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这两句直接刻画出了两个主角,其中青袍少年可能是诗中的主人公,而黄绶神仙则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明确的空间背景。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桃花的美丽与马匹相提并论,强调其鲜艳的颜色;而将榆荚的大小与钱币相比较,表现出其微小。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景象。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离别的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这不仅表明了少年即将踏上旅程,而且也暗示着家人之间的牵挂与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士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亲情的珍视。
晓日旌旗锦满川,阿童初试汉楼船。
露桡天与神机秘,击楫人同壮志坚。
行恐黄河冰可渡,已闻青海箭先传。
佛狸莫梦淮边树,看揽长蛟下没渊。
重城萧寺虽留滞,野鹤由来性本闲。
寒磬终宵鸣竹院,虚窗尽日对秋山。
旋移怪石资吟赏,应有孤云共往还。
自笑红尘成底事,幽期长是负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