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
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
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
禁城风雨夜,应念鹿门庞。
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
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
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
禁城风雨夜,应念鹿门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范漕赴召(其一)》。诗中,诗人以“汲古千寻绠”描绘了范漕深厚的学识积累,犹如汲取古人的智慧如同千寻长绳;“通今八面窗”则赞美他通晓时务,视野开阔。两人初次相见,便已感受到对方的才情和气度,未言已心悦诚服。“分镇中边蜀”写范漕被任命到边疆重镇四川任职,“归途内外江”则预祝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顺利。最后,诗人想象在风雨之夜,身处禁城的范漕可能会想起自己在鹿门山的生活,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范漕的赞赏和期待,也寓含了深深的友情。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祝福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
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
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
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幽阶履迹苔满。
山色修蛾人远。
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
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
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
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
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