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范漕赴召·其一》
《送范漕赴召·其一》全文
宋 / 崔与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

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

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

禁城风雨夜,应念鹿门庞。

(0)
注释
汲:汲取。
古:古代。
千寻:极长。
绠:井绳。
通:通晓。
今:现代。
八面:全方位。
窗:窗户。
俱:都。
气许:气度相投。
心降:心悦诚服。
分镇:分管治理。
中边蜀:中部和边疆的蜀地。
内外江:内外江流。
禁城:皇宫。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庞:庞德公,此处代指作者自己。
翻译
汲取古知识如同千寻长绳,通晓现代信息如八面明窗。
相遇时都认可对方的气度,还未开口心已臣服。
分别治理中部和边疆蜀地,归程经过内外江流。
在京城风雨之夜,你应会想念隐居在鹿门山的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范漕赴召(其一)》。诗中,诗人以“汲古千寻绠”描绘了范漕深厚的学识积累,犹如汲取古人的智慧如同千寻长绳;“通今八面窗”则赞美他通晓时务,视野开阔。两人初次相见,便已感受到对方的才情和气度,未言已心悦诚服。“分镇中边蜀”写范漕被任命到边疆重镇四川任职,“归途内外江”则预祝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顺利。最后,诗人想象在风雨之夜,身处禁城的范漕可能会想起自己在鹿门山的生活,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范漕的赞赏和期待,也寓含了深深的友情。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祝福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作者介绍
崔与之

崔与之
朝代:宋   字:正子   号:菊坡   籍贯:故《宋史》载其广州   生辰:1158~1239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猜你喜欢

紫牡丹

梦里华胥失玉京,小阑春事自升平。

只缘造物偏留意,须信凡花浪得名。

蜀锦浪淘添色重,御炉风细觉香清。

金刀一剪肠堪断,绿鬓刘郎半白生。

(0)

鸡头

竹炉新煮软冰丸,咀嚼宁忧齿颊乾。

谁认鳖胎刳玉弹,共惊蛟室泣珠盘。

芋头有味终难永,菱角齐名不奈寒。

唤起旧年风月兴,惜无千丈酒肠宽。

(0)

竹马子

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

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

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

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幽阶履迹苔满。

山色修蛾人远。

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

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

(0)

法曲献仙音.白鹤山极乐寺高楼面海,晴雨半山,夏秋瞬变,夜坐成赋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

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

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

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0)

王夫人挽词二首·其二

启国恩章称,颁恩典册徽。

都人瞻卤簿,王子泣缞衣。

落日随丹旐,悲风引素帏。

西城供祖奠,惆怅昔游非。

(0)

渡淮

白日下山川,飘飖御方舟。

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

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

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

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