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
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
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
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悄无语。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
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
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
任孤鸢跕影,占断隔溪尘雾。
这首《法曲献仙音》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白鹤山极乐寺高楼面对大海的壮丽景色,以及夏秋之交天气变化的奇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首句“舟逐萤光,树藏鸦色”,以微小的萤火虫与深沉的乌鸦对比,营造出夜晚海边的宁静与神秘氛围。接着,“望入蛮天深处”一句,将视线引向遥远的天际,增加了画面的深远感。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两句,分别描绘了山间轻柔的月光和海面上狂野的波浪,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诗情暗消樽俎”则暗示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诗意心境,酒宴上的欢声笑语似乎也融入了这无边的自然之中。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描述了天气从炎热转为凉爽的变化过程,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清洁洗礼。接下来,“悄无语”三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思,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共鱼龙、梵音倾听,更箭短、催动寺楼钟杵”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寺庙的庄严,鱼龙的游动与梵音的回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箭短、催动寺楼钟杵”则暗示时间的流逝,钟声的响起提醒着人们时光的宝贵。
最后,“冉冉鹤南飞,念家山、知在何许”通过南飞的鹤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而“倦笛吹残,信人间、还有歧路”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即使在疲惫之时,仍然相信人间还有许多选择与可能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相国簪绅表,朝家宠锡专。
泰阶耀箕尾,北斗炳奎躔。
德望丘山重,文章日月悬。
位隆持左辖,机要职三铨。
山甫心常敬,阿衡任益坚。
苍生归化育,士类荷陶甄。
史继龙门志,经传凤穴贤。
紫微明晓日,黄菊烂秋天。
善治真儒效,斯文元气全。
愧从门下后,仰祝八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