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
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
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
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幽阶履迹苔满。
山色修蛾人远。
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
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
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
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
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
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幽阶履迹苔满。
山色修蛾人远。
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
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
这首《竹马子》是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景色。
词的开头以“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三句,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的美丽画卷:芳草茂盛,覆盖了整个天空;晴朗的丝线缠绕在小路上;柳树的阴影在傍晚时分渐渐铺展开来。接着,“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几句,通过黄鹂的鸣叫和温柔的春风、阳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池馆内也显得格外安详。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则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芍药花开、蔷薇花谢,春天似乎在这些花的交替中缓缓流逝。“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两句,通过缥缈的紫箫声和记忆中的红墙,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接下来,“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几句,描绘了词人在美景前的孤独与感伤,花香易逝,花瓣坠落,却无人见证这份美好。“幽阶履迹苔满。山色修蛾人远”则通过苔藓覆盖的幽静台阶和远去的山色,表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最后,“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几句,以梦雨、涨波、宫烛轻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词人正沉浸在一场虚幻的梦境之中。“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则以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黄昏的景色,融入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