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
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
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
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
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
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
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这首诗是宋代宰相寇准所作的《赠隐士》,他以敬仰和赞赏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才德出众却选择清贫生活的隐士形象。首句“夫子才名重”表达了对隐士才华与声望的高度评价,而“贫居志未劳”则揭示了隐士虽生活简朴但内心志向坚定,不为物质所累。
“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通过描绘隐士在寒冷夜晚苦吟诗歌,直至年老仍保持闲适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进一步赞美隐士的心境,“心地通禅寂”,意味着他的内心宁静如禅,超脱世俗。
最后两句“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表达了对这位隐士深远影响的期待,暗示他的精神将如同屈原的《离骚》一样,长久流传,激励后人。整首诗赞美了隐士的高尚品质和不凡才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望。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馀情。
枕漱镵针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
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
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岸涵空雾披縠。
界远都归粟粒藏,脉近宁劳杖头缩。
不愁风引轻舟却,更喜村通小径曲。
妙含道德五千馀,迥出洞天三十六。
青牛税驾从懒卧,宝猊回拱长蹲伏。
犹馀砥室灿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
岩前日月自朝夕,物外乾坤岂寒燠。
蛇灵必化第须时,豹隐唯邻聊协卜。
共知容与乐无限,谁想绪馀善非独。
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
深嗟晚到偿畴昔,争忍疏游逾信宿。
痴儿浪作谢鲲图,坐进因明天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