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之重帷深,羞涩等新妇。
恨因蚕织工,终身役其手。
阿姑年过笄,独处尚无偶。
对镜有惭颜,未敢訾父母。
春棠发野枝,语以海鸟丑。
所值皆自天,东风究何负?
不平徒用伤,时命本难苟。
未闻唐虞朝,庙堂重骍牡。
供佛有薄田,居僧皆习农。
每以经课馀,共出田亩东。
田麦三尺高,田禾水瀜瀜。
垂垂大袖衣,时纳山花风。
岂必千仓箱,中岁愿已丰。
庶几疏食安,不作沿门佣。
闭之重帷深,羞涩等新妇。
恨因蚕织工,终身役其手。
阿姑年过笄,独处尚无偶。
对镜有惭颜,未敢訾父母。
春棠发野枝,语以海鸟丑。
所值皆自天,东风究何负?
不平徒用伤,时命本难苟。
未闻唐虞朝,庙堂重骍牡。
供佛有薄田,居僧皆习农。
每以经课馀,共出田亩东。
田麦三尺高,田禾水瀜瀜。
垂垂大袖衣,时纳山花风。
岂必千仓箱,中岁愿已丰。
庶几疏食安,不作沿门佣。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深闺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开篇“闭之重帷深,羞涩等新妇”,形象地展现了女子被束缚在深闺中的生活,如同待嫁的新娘一般,充满了羞涩与期待。接着,“恨因蚕织工,终身役其手”表达了女子对繁重劳作的不满和无奈。
“阿姑年过笄,独处尚无偶”描绘了女子身边年龄相仿的女性尚未找到伴侣的现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女子地位。女子面对镜子,不敢轻易评价父母,体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春棠发野枝,语以海鸟丑”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无力感。“所值皆自天,东风究何负?”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质疑与不解。“不平徒用伤,时命本难苟。”则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
“未闻唐虞朝,庙堂重骍牡。”借历史典故,讽刺当权者对民间疾苦的忽视。“供佛有薄田,居僧皆习农。”描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阶层间的差异。“每以经课馀,共出田亩东。”表现了僧侣们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农业生产,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田麦三尺高,田禾水瀜瀜。”描绘了农田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劳动带来的希望。“垂垂大袖衣,时纳山花风。”女子穿着宽大的衣服,在山间感受自然的清新,寻找心灵的慰藉。“岂必千仓箱,中岁愿已丰。”表达了女子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满足于基本需求就是幸福。“庶几疏食安,不作沿门佣。”最后,女子希望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为生计奔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生活困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安宁生活的向往。
天上月,三五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蟆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痴蟆踪影没。
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
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
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
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
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