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皆易未尝东,祇恐援弓逐过鸿。
认得羲皇心上画,箪瓢何必问颜空。
眼前皆易未尝东,祇恐援弓逐过鸿。
认得羲皇心上画,箪瓢何必问颜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名为《和全母弟题重三丈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眼前皆易未尝东,祇恐援弓逐过鸿。"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边容易触及的事物与遥不可及的东西来表达诗人对于远方事物的向往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情感。"眼前皆易未尝东"暗示了诗人对身边平凡事物的熟视无睹,而"祇恐援弓逐过鸿"则描绘出诗人心中渴望远方世界,甚至愿意拿起弓箭去追寻那些如同天鹅般飞逝而过的事物。
"认得羲皇心上画,箪瓢何必问颜空。"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信与坚定。在这里,“羲皇”指的是古代圣明之君,而“心上画”意味着内心深处的理想和志向。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同和肯定,认为自己的内心有着不言而喻的美好图景。最后一句"箪瓢何必问颜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即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更为真实且不可动摇的信念,不需要向外界求证或比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事物的渴望、对现状的不满足,以及内心深处的自信与坚定。阳枋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交织,构建出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哲思的艺术空间。
天都信岧峣,特立若翠屏。
取径过其趾,俯仰皆奥境。
松石俱象形,岩峦类盘绠。
将陟目屡眩,恐坠心更警。
行经阴洞中,恍惚陷深井。
须臾从井出,冉冉首露顶。
䁹盼多创遘,不类人世景。
境断缘梯升,气逼毛骨冷。
意坚斯有获,出险真自幸。
向晚憩禅扉,一灯照孤影。
致身非不荣,而贵辨出处。
始进不以正,功业何足语?
孔明人中龙,君臣实心膂。
三分定荆益,一德并伊吕。
当其未遇时,夷然视圭组。
鹿门拜庞公,南阳咏《梁父》。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慎自藏,守身如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