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南园多竹暑气微,始来结屋相因依。
挂巾石壁昼雾湿,沐发池水朝阳晞。
频年车马残霜雪,六月裳衣无绤絺。
邻翁问旧坐来久,此日先生戴笠归。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南园竹林中的宁静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结屋于竹林间的生活情趣。早晨,石壁上的露水湿润着挂着的巾帕,池水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为沐发的人带来清凉与舒适。尽管经历了多年的风霜,但即使在六月炎夏,也不需穿着细葛布衣,可见环境之凉爽宜人。邻家老翁前来拜访,诗人则以戴笠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增添了一抹生动的生活气息。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活韵味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
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
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
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
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
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傥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
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沈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修道道无可修,问法法无可问。
违人不了色空,智者本无违顺。
八万四千法门,至理不离方寸。
不要广学多闻,不要辩才聪隽。
识取自家城郭,莫谩游他州郡。
烦恼即是菩提,净华生于泥粪。
若有人求问答,谁能共他讲论。
不知月之大小,不知岁之馀闰。
寅期用粥充饥,斋时更飧一顿。
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
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