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水景图,长堤旁的春水如绿色的丝带般悠悠流去,与漳河相连成一条流动的线。诗人通过“莫听声声催去棹”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人小力量感。而最后一句“桃溪浅处不胜舟”,则以桃溪水浅难以行舟,隐喻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整首诗通过对春水、堤岸与舟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去年南浦南,珠江北,送子惨澹无颜色。
九江冥冥庐山远,岭树迢遥望不极。
两年不见定何如,赖尔鸿书报消息。
新诗往往堪解颐,无乃偏得江山力。
我有閒吟数百篇,非子之好谁记忆。
自从一病掩柴扉,镇日沈吟卧枕席。
向来促膝谈诗伴,经月何曾通一刺。
偶然思子但寄诗,从今亦懒拈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