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二十三.屠大仪隆.送别》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二十三.屠大仪隆.送别》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高楼清瑟送离群,欲逐杨花怨夕曛。

绣袷春寒三月雨,牙樯风急一江云。

狂歌戏马台前客,回首钟山移后文。

浩荡长淮分咫尺,扬州红药属夫君。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首句“高楼清瑟送离群”,通过高楼上的清瑟声,传达出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接着,“欲逐杨花怨夕曛”一句,借杨花飘零和夕阳西下,渲染出离别后的无尽哀愁。

“绣袷春寒三月雨”写的是春天的寒冷细雨,增添了离人的衣衫单薄和内心的寒意。而“牙樯风急一江云”则描绘了江面上疾风骤雨的景象,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未知。

“狂歌戏马台前客”转而回忆往昔欢聚的时光,戏马台上豪情壮志,如今只剩客人心中的感慨。“回首钟山移后文”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暗示了离别后的岁月流转。

最后两句“浩荡长淮分咫尺,扬州红药属夫君”以淮河的广阔和扬州的红药,寓言了离人之间的距离虽近,但情感却如浩荡长淮般难以跨越,只能将深深的思念托付给扬州的红药,寓意着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无尽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渔家傲引/渔家傲·其六

六月长江无暑气。怒涛漱壑侵沙觜。

飐飐轻舟随浪起。何不畏。从来惯作风波计。

别溆藕花舒锦绮。采莲三五谁家子。

问我买鱼相调戏。飘芰制。笑声咭咭花香里。

(0)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痴风吹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0)

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一

霜风落叶小寒天,去客依依马不鞭。

我最平生苦离别,可能相送不悽然。

(0)

吴学士石屏歌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穿林四散投空去,黄口巢中饥待哺。

雌者下啄雄高盘,雄雌相呼飞复还。

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

下有怪石横树间,烟埋草没苔藓斑。

借问此景谁图写,乃是吴家石屏者。

虢工刳山取山骨,朝镵暮斲非一日,万象皆从石中出。

吾嗟人愚不见天地造化之初难,乃云万物生自然。

岂知镌镵刻画丑与妍,千状万态不可殚。

神愁鬼泣昼夜不得闲,不然安得巧工妙手惫精竭思不可到,若无若有缥缈生云烟。

鬼神功成天地惜,藏在虢山深处石。

惟人有心无不获,天地虽神藏不得。

又疑鬼神好胜憎吾侪,欲极奇怪穷吾才,乃传张生自西来。

吴家学士见且咍,醉点紫毫淋墨煤。

君才自与鬼神斗,嗟我老矣安能陪。

(0)

边户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0)

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