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
《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

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

痴风吹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

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0)
注释
菩提灯:象征智慧之光的灯。
虚室:寂静的内心或修行之地。
菩提叶:佛教中的圣物,此处比喻装饰。
沙界:佛教用语,指宇宙、世界。
痴风:象征愚昧或烦恼的风。
业雨:佛教中指罪业或业力形成的风雨。
市上:市场,这里指世俗世界。
佛堂:供奉佛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一点在:指一丝希望或智慧之光留存。
翻译
我有一盏菩提灯,常常照亮寂静的室内。
我不需要菩提叶,免得它装饰得过于繁琐。
这灯不分日夜,光芒普照整个世界。
愚痴的风也吹不灭它,罪业的雨也无法摧毁。
你若也需要这样的灯,市面上其实买不到。
还是回到佛堂中寻找吧,恐怕那里还有一点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名为《相识惠菩提叶灯戏为颂曰》。诗中诗人以菩提灯为象征,表达了对内心光明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诗人自比持有智慧之光,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暗示无需外在装饰,内在的觉悟更为重要;"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强调这种光明不分日夜,普照世间万物;"痴风吹不灭,业雨漂不坏",比喻即使面对困难和诱惑,内心的智慧也能保持不灭;"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劝诫他人寻找并珍视这种内在的智慧,因为它是无法在市场上获取的;最后"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尘世,也应保持一颗向佛之心,以免被世俗所染。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通过描绘菩提灯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心灵净化和智慧提升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读脩鍊书偶题

姹女婴儿只浪传,不知何物是真铅。

尘寰底处安金鼎,弱水无缘渡铁船。

玉检谩藏灵宝法,紫阳空著悟真篇。

死生昼夜皆常理,饥则加餐困则眠。

(0)

送张御史还京

绣衣东去马翩翩,冀北观风又一年。

使节遥瞻银汉表,封章先达玉阶前。

落花飞絮催行色,急管繁弦促别筵。

老我客中频送客,不堪回首五云边。

(0)

清源分司林檎去时始见开花自平阳还则结实久矣因成二十字

去时树开花,来时花结子。

如何马上人,来往只如此。

(0)

访耿君玉隐居

居幽穿洞府,岸狭束溪流。

细径邻翁熟,悬厓远客愁。

桥明山月上,窗暗野云浮。

世事何曾到,年侵亦白头。

(0)

宿草堂二首·其一

百顷逍遥苑,千年罗什家。

荒林藏屋小,细径逐溪斜。

老桧今何在,瑞莲春自花。

山灵憎俗驾,朝暮白云遮。

(0)

游嵩山十三首·其五少姨庙

路傍双阙老,蔓草入荒祠。

时见山家女,烧香乞茧丝。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