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无事洛之干,一杖逍遥任考槃。
青玉映筐挑马齿,紫云摇壁斗鸡冠。
客登秋阁生毛羽,山向诗人露肺肝。
林静月明高唤酒,又听渔唱过前滩。
野居无事洛之干,一杖逍遥任考槃。
青玉映筐挑马齿,紫云摇壁斗鸡冠。
客登秋阁生毛羽,山向诗人露肺肝。
林静月明高唤酒,又听渔唱过前滩。
这首清代刘玺的《移居小白村(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首句“野居无事洛之干”交代了诗人远离尘嚣,居住在洛阳郊区的宁静环境。他手持竹杖,悠然自得,仿佛回到了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一杖逍遥任考槃"引用《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两句“青玉映筐挑马齿,紫云摇壁斗鸡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出村庄的田园风光,青玉般的马齿菜被精心挑选,紫色的鸡冠花在墙上摇曳,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客登秋阁生毛羽,山向诗人露肺肝”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秋意渐浓时,诗人登上阁楼,仿佛与山川对话,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山川的壮丽景色让诗人敞开心扉,直抒胸臆。
尾联“林静月明高唤酒,又听渔唱过前滩”以景结情,夜晚林间静谧,明亮的月光下,诗人举杯邀月,倾听渔歌从前方沙滩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乡村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隐逸情怀。
君不见罗浮秀出朱明天,璇台万仞阊阖连。
石桥如丝横绝顶,往来者谁皆飞仙。
我年十五芙蓉妍,麻姑携手相缠绵。
服食青霞犹未毕,忽见海日如金盘,悟道直出轩皇先。
喜君清爽有仙骨,凌峰相寻白云间。
白云兮翩翩,蝴蝶大如车轮然。
衣裳五彩眉连卷,双栖池中千叶莲。
我尝乘之访稚川,大笑世人鍊金丹。
淮南八公来周旋,角髻青丝如童颜。
教我含精御六气,白兔长跪献一丸。
形见神藏龙蜿蜒,内圣外王体自然。
仲尼不及姑射仙,黥人仁义徒多言。
吾心皎皎秋月圆,一死一生如浮烟。
鹑衣鷇食可忘年,何为烦忧著太玄,聊与君游游不还。
《四百三十二峰草堂歌有赠》【明·屈大均】君不见罗浮秀出朱明天,璇台万仞阊阖连。石桥如丝横绝顶,往来者谁皆飞仙。我年十五芙蓉妍,麻姑携手相缠绵。服食青霞犹未毕,忽见海日如金盘,悟道直出轩皇先。喜君清爽有仙骨,凌峰相寻白云间。白云兮翩翩,蝴蝶大如车轮然。衣裳五彩眉连卷,双栖池中千叶莲。我尝乘之访稚川,大笑世人鍊金丹。淮南八公来周旋,角髻青丝如童颜。教我含精御六气,白兔长跪献一丸。形见神藏龙蜿蜒,内圣外王体自然。仲尼不及姑射仙,黥人仁义徒多言。吾心皎皎秋月圆,一死一生如浮烟。鹑衣鷇食可忘年,何为烦忧著太玄,聊与君游游不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7uuTR.html
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
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
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
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
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
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
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
芒砀山中旧龙子,狱底千年睡不起。
一朝牛斗敛光华,化作芙蓉出秋水。
蛟腾螭掣杳莫穷,阴房夜夜吼回风。
雪花照天真宰泣,为怜天下无英雄。
扶风豪士邯郸族,不惜千金从彼鬻。
淬以银河千丈流,磨用昆山一片玉。
舞罢初辞剧孟家,携来还就专诸宿。
有时飞电出西方,白帝魂销鬼母哭。
自言此物真灵异,巨阙豪曹无与比。
醉来横向膝前看,每恨无从死知己。
郎宁西下乱山青,此日提携事远征。
腰间隐隐星辰动,匣里萧萧龙昼鸣。
为君拂拭莲花锷,水涉陆行肆挥霍。
神物由来自有神,莫效铅刀试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