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楼诸山忽不见盖为云雾所隐》
《登楼诸山忽不见盖为云雾所隐》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蜃嘘台阁倏然生,鳌背蓬壶流不住。

我家楼子岂亦然,点点遥峰天际露。

朝来一望忽失之,极目苍苍但烟雾。

当时何处忽飞来,夜半何人偷负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登楼远眺时,诸山忽然消失于云雾之中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变幻的氛围。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不可预测性。

首句“蜃嘘台阁倏然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峦比作从海市蜃楼中升起的台阁,形象地描绘出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情景,给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感觉。“倏然生”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了山峦在瞬间显现的动态过程。

接下来,“鳌背蓬壶流不住”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峦在云雾中漂浮不定的景象,仿佛它们是随着波浪起伏的岛屿,无法被固定下来。“鳌背蓬壶”这一典故,源自《列子·汤问》,用来形容海上仙山的飘渺和难以捉摸。

“我家楼子岂亦然,点点遥峰天际露。”这两句转而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自己的家楼是否也像这些远处的山峰一样,时隐时现,难以把握?“点点遥峰天际露”描绘了一幅远处山峰隐约可见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

“朝来一望忽失之,极目苍苍但烟雾。”这两句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清晰的景色在云雾中逐渐消失,只剩下一片苍茫的烟雾。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

最后,“当时何处忽飞来,夜半何人偷负去。”这两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这些山峦是如何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又是在何时被带走了。这种疑问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也是对人生中种种变化和未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生命意义的深沉思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张季海园梅

到眼春流急,当桥梅影斜。

怕闻连夜雨,为爱隔年花。

寺古名多误,邻新酒少赊。

如何双屐齿,太半白鸥沙。

(0)

寄曾子方

别来俱不饮,相忆若为情。

交态忘贫富,相知似弟兄。

君殊非夙昔,予亦负平生。

惟有子城月,年年是旧盟。

(0)

和吕之寿寄伯章韵

一片閒云自在眠,人依乎地地依天。

六经不朽道吾道,独学无成年又年。

乡里小儿皆富贵,山川大海尽风烟。

乾坤无著吾侪处,子在禅房我亦禅。

(0)

尘世

尘世无暇日,偷閒到晓亭。

桥阴界水绿,烧迹断山青。

石瘦牛磨角,檐空雀坠翎。

暮笳风外响,愁坐若为听。

(0)

永宁庵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

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0)

减字木兰花·其四望仙词

危楼引望。天气犹寒花未放。远思悠悠。

芳草何年恨即休。仙踪何处。此去蓬山多少路。

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