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凤台曲》
《相和歌辞.凤台曲》全文
唐 / 王无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

一旦綵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

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0)
注释
凤台:传说中的凤凰栖息地,此处指华丽的楼台。
何:多么。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在这里形容凤台的优雅与曲折。
嬴女:指秦穆公的女儿,传说中善于吹箫,能引来凤凰。
管参差:指排箫,乐器,参差形容箫管长短不一。
一旦:有一天。
綵云:彩色的云,比喻仙人或美好的事物。
身去:离开人世。
无还期:没有回来的时候,指永远离开。
遗曲:遗留下来的乐曲。
此台上:在这个台上。
世人:世界上的人们。
一吹一落泪:每次吹奏都会流泪,形容吹奏者被乐曲感动。
怜:怜惜,同情。
玉姿:像玉一样美好姿态,这里指嬴女的美丽和高洁。
翻译
凤凰台上蜿蜒曲折多么优雅,秦穆公的女儿吹着参差不齐的排箫。
当彩云一般的仙人降临,她离世而去再无归期。
她在台上留下的乐曲,世间众人纷纷学习吹奏。
每吹奏一次便落一次泪,直到今天人们仍怜惜她如玉的容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婉的意境,通过对凤台上遗留下来的音乐和嬴女的美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何逶迤”、“参差”等用词,不仅塑造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意象,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远的情愫。

“一旦綵云至,身去无还期”,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宿命感和悲凉感,嬴女如同云烟一般短暂地出现,又迅速离去,不复返。这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则是说即便嬴女已去,但她留下的音乐依旧在凤台上传唱,这份传承又唤起了人们对于美好过往的回忆和向往。最后两句,“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嬴女美貌的怀念,以及每当听到这曲音乐时所激发的哀愁之情。这份哀愁不仅是对于过去美好的追忆,也是对于逝去美好无法复返的无奈和悲痛。

作者介绍

王无竞
朝代:唐   字:仲烈   籍贯:其祖先为琅邪   生辰:652—705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猜你喜欢

窗间

秋香烂熳入屏帷,金粟楼台富贵时。

晓起旋收花上露,窗间闲写夜来诗。

(0)

踏莎行·其四

闲院秋千,又还拆了。绿苔遍地青春老。

画楼日晚燕归巢,红稀翠盛梅初小。

窈窕身轻,怎禁烦恼。罗衣渐减怯风峭。

韶华好景想多才,厌厌只为书音少。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赫奕中兴事,洪图久系隆。

垂裳三纪后,脱屣再星终。

灵驭龙腾座,仙晨鹤翥空。

薰琴无尽意,遏密卷悲风。

(0)

暮春始游城西

病多无力逐纷华,三月衡门未见花。

长恐后期成索寞,果逢残景独咨嗟。

栏干倚望山空在,杯酒迟留日易斜。

谩说明年更春色,不知园囿属谁家。

(0)

回黄通诗篇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0)

送薛文举赴京师

帝念苍生望治安,诏令多士起为官。

壮心休道分苻易,好手当知补衮难。

秋水江湖浮去舸,晓云宫阙戴朝冠。

会承天语询时政,应有嘉言沥寸丹。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