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四》
《踏莎行·其四》全文
宋 / 杜安世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闲院秋千,又还拆了。绿苔遍地青春老。

画楼日晚燕归巢,红稀翠盛梅初小。

窈窕身轻,怎禁烦恼。罗衣渐减怯风峭。

韶华好景想多才,厌厌只为书音少。

(0)
翻译
空荡的庭院秋千,又被拆卸一空。满地绿苔,仿佛青春已逝。
傍晚时分,画楼上燕子归巢,红花稀疏,翠叶繁茂,梅花刚刚绽放。
她身姿曼妙,体态轻盈,却无法摆脱烦恼。随着天气转凉,她的罗衣渐渐减少,对寒风也感到畏惧。
美好的时光,她希望能遇到有才华的人,但遗憾的是,书信往来稀少让她感到厌倦。
注释
闲院:空荡的庭院。
秋千:秋千。
拆了:拆卸。
绿苔:青苔。
青春老:青春已逝。
画楼:画楼。
晚:傍晚。
燕归巢:燕子归巢。
红稀:红花稀疏。
翠盛:翠叶繁茂。
梅初小:梅花刚刚绽放。
窈窕:身姿曼妙。
身轻:体态轻盈。
怎禁:怎能抵挡。
烦恼:烦恼。
罗衣:罗裳。
渐减:渐渐减少。
怯风峭:对寒风感到畏惧。
韶华:美好的时光。
好景:美景。
多才:有才华。
厌厌:厌倦。
书音少:书信往来稀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安世的《踏莎行·其四》,通过对闲静院落秋千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闲院秋千,又还拆了。绿苔遍地青春老。"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废弃的庭院景象,秋千已经拆除了,院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这是对过往欢乐时光的追忆,而今朝千已不再摇曳,反映出了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主题。

"画楼日晚燕归巢,红稀翠盛梅初小。" 这两句则描绘出傍晚时分,燕子归巢的情景,以及初放的小梅花。这里的“画楼”、“燕归巢”都是静谧安宁的象征,而“梅初小”则是对未完全展现之美的一种期待。

"窈窕身轻,怎禁烦恼。罗衣渐减怯风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清冷中感受到的身体轻盈和内心的烦躁不安。同时,“罗衣渐减”则是对寒凉季节里衣物逐渐加重的写照,通过这种描绘增强了季节变化与个人情感的联系。

"韶华好景想多才,厌厌只为书音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才能的追求,以及对书卷中寥寥书声的不满。这里的“韶华”指代青春,“多才”则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文学才能,以便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闲院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和书卷世界的渴望。诗中充满了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安世

杜安世
朝代:宋   字:寿域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猜你喜欢

贺李孟豳中丞寿四绝·其二

春信到琴边,声成意已传。

须裁太古曲,天上和虞弦。

(0)

谩兴七首·其五

杜门十日坐风雨,声到松梢转竹梢。

却似家居方广寺,一湾流水石为桥。

(0)

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其二和甘露寺之一

犹忆乘槎醉眼开,而今世变总蒿莱。

山连北固相将断,雨隔西津不过来。

佛占祗园银作界,人游蓬岛玉为台。

几回欲话兴亡事,月落潮平未尽哀。

(0)

用畿字韵谢汪处谦先生新诗之辱·其一

古今争战一秤棋,试看长安总旧畿。

天地无情吾辈老,江湖有恨故人稀。

百年地僻惟耽酒,五月山寒未卸衣。

咫尺城南亲舍在,白云稍稍傍檐飞。

(0)

叔固游齐云岩诗以寄之·其二

华于春莫偏饶意,诗到休昜最好峰。

半夜生风谁弄笛,满天吹雨客呼龙。

时情切莫争蜗角,世事何殊梦蚁封。

真武祠前三昧酒,齐云岩畔一声钟。

(0)

次韵奉答鲍尚褧

病起凌兢似鹤形,可怜对酒不能倾。

歌残易水非燕计,读尽离骚是楚声。

云阁林阴迷别坞,雨拖野色入空城。

犹思康健颜如玉,饱饭无忧踯躅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