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回黄通诗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以及对品德修养的寄托。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这里的“老杜”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诗人的精神和情操依旧在作者的心中。"嗟哉吾子心"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这是对当世之人的批评,他们常常沉迷于虚假浮华之事,而诗人却能独自警醒,去除这些不实之物,保持清白。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美玉需要琢磨才能显现其真韵,另一个是朱弦(指琴弦)是否能发出美妙的音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和才艺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达到完美。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这两句则是在告诫朋友,对那些尚未实现的诺言或计划要慎重对待,不要轻易放弃,而应该继续努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品德修养的强调,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情谊深厚以及追求完美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