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黄通诗篇》
《回黄通诗篇》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0)
翻译
杜甫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唉,你的内心真是令人感叹。
当世人随意批评指责,你却独自摒弃浮华和过度享乐。
美好的玉石难道还需要雕琢?红色的琴弦难道只是为了追求声音吗?
如果还没有遇到知音钟子期,那就不要轻易吟唱你的诗篇。
注释
老杜: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久:时间长。
嗟哉:感叹词,表示惋惜或赞叹。
吾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任:听任,忍受。
诟病:指责、批评。
革:革除,去除。
浮淫:过度的享乐或奢华。
宁须:难道必须。
琢:雕刻,比喻修饰或提升。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高雅的艺术。
钟期:古代音乐家钟子期,以能欣赏伯牙琴艺著称。
未见:没有遇见。
等閒:随便,轻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回黄通诗篇》。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以及对品德修养的寄托。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这里的“老杜”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诗人的精神和情操依旧在作者的心中。"嗟哉吾子心"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这是对当世之人的批评,他们常常沉迷于虚假浮华之事,而诗人却能独自警醒,去除这些不实之物,保持清白。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美玉需要琢磨才能显现其真韵,另一个是朱弦(指琴弦)是否能发出美妙的音乐。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和才艺都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达到完美。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这两句则是在告诫朋友,对那些尚未实现的诺言或计划要慎重对待,不要轻易放弃,而应该继续努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品德修养的强调,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情谊深厚以及追求完美的理念。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题顾定之竹

录事官常州,政是太平日。

想得凤凰枝,掀髯挥彩笔。

直节应承雨露恩,五色芝云护子孙。

而今飞向闽南去,摇荡春风化墨痕。

(0)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其十

西行怪道懒于云,方朔原来为细君。

但得玄珠生老蚌,何劳飞舄渡河汾。

(0)

黎城遇雨

策蹇聊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惊秋。

萧萧黄叶濛濛雨,惹起离人一段愁。

(0)

游清凉寺登江山一览亭

树杪风高四望山,青回幽径竹閒閒。

春浮烟雨霏微合,日拥江湖指顾间。

丝管纷纷吹客袂,香林寂寂倚禅关。

千秋罗绮胭脂井,消尽莺花载酒还。

(0)

寄刘昭并呈彦通

刘郎绝似神仙侣,闻说无人只倚楼。

疑是庾公来遣兴,不殊王粲坐□□。

微风散帙青山并,落日开帘绿树稠。

惟有袁□□载酒,时还痛饮看吴钩。

(0)

回仙观

绿树重重径满苔,中天楼閤倚崔嵬。

浮翁跨鹤何年去,王子烧丹此地来。

石洞门开秋夕永,松坛香绕晚风回。

人间自有蓬壶岛,坐睹昆明几劫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