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重重径满苔,中天楼閤倚崔嵬。
浮翁跨鹤何年去,王子烧丹此地来。
石洞门开秋夕永,松坛香绕晚风回。
人间自有蓬壶岛,坐睹昆明几劫灰。
绿树重重径满苔,中天楼閤倚崔嵬。
浮翁跨鹤何年去,王子烧丹此地来。
石洞门开秋夕永,松坛香绕晚风回。
人间自有蓬壶岛,坐睹昆明几劫灰。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回仙观》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仙境景象。首句“绿树重重径满苔”,以繁茂的绿树和青苔覆盖的小径,营造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氛围。"中天楼閤倚崔嵬",则描绘了高耸入云的楼阁依傍着险峻的山峰,显得壮观而崇高。
接下来的两句,“浮翁跨鹤何年去,王子烧丹此地来”,通过神话传说,将观内的历史与仙人活动联系起来,增加了神秘色彩。"石洞门开秋夕永",写出了秋夜漫长,石洞开启,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松坛香绕晚风回",则通过松香在晚风中的缭绕,进一步渲染出清幽的仙家气息。
最后两句,“人间自有蓬壶岛,坐睹昆明几劫灰”,诗人感叹人间有如仙境的回仙观,历经沧桑,见证了世事变迁。"昆明几劫灰"暗指世事无常,犹如昆明池经历多次兴衰,只剩下废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回仙观的景致,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历史感慨,展现出诗人对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与对世间沧桑的深沉思考。
荔支园园花,寒食日日雨。
先生老多病,颇已疏绿醑。
儿童喜时节,笑语治樽俎。
南烹俱前陈,北果亦草具。
蝤蛑方绝甘,笋蕨未作苦。
先生欲独醒,儿意难多拒。
初心且一杯,三杯亦漫许。
醒时本强饮,醉后忽快举。
一杯至三杯,一二三四五。
偶然问儿辈,卒爵是何处。
儿言翁但醉,已忘酒巡数。
我生苦终鲜,四海皆弟兄。
四海尚如许,而况吾宗盟。
君年甫弱冠,已有俊异声。
作赋拟三都,著论追过秦。
平生一瓣香,何曾举似人。
子上与济翁,真若吾同生。
我穷无人共,二子慰眼明。
济翁往荆州,君作石井行。
一老便落莫,有话从谁评。
怀哉勿重陈,呼酒且细倾。
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
蔬经我翻尽,不见蔊菜名。
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
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
取士取名多失真,向来许靖亦误人。
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