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异所禀,甘苦分炎凉。
人参独中和,群药敢雁行。
虽微瞑眩力,颇著难老方。
譬之古循吏,有益初无伤。
安神补五脏,自使精魄强。
罗浮仙者居,灵质不自藏。
移根植膏壤,桠叶粲以长。
东南虽异产,辽海谁能航。
誓将北归日,从我涉汉湘。
种之眉山阴,得与伯仲尝。
草木异所禀,甘苦分炎凉。
人参独中和,群药敢雁行。
虽微瞑眩力,颇著难老方。
譬之古循吏,有益初无伤。
安神补五脏,自使精魄强。
罗浮仙者居,灵质不自藏。
移根植膏壤,桠叶粲以长。
东南虽异产,辽海谁能航。
誓将北归日,从我涉汉湘。
种之眉山阴,得与伯仲尝。
此诗赞美了人参的药性独特与功效广泛。人参,作为草木中的一份子,其甘苦之性随季节变化而不同,体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规律。诗人特别强调人参的中和特性,认为它能与其他药物和谐共处,共同发挥疗效。尽管人参的力量可能不如其他药物显著,但它在难以老化的病症上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如同古代的清官,既有益于百姓又不会造成伤害。
人参被认为能滋养五脏,增强人的精神与体质,其作用如同古代的循吏,对人有益而无害。诗中提到的人参生长在罗浮山这样的仙境之地,其灵性不为外界所知。通过移植到肥沃的土地上,人参的枝叶繁茂生长,显示出了其生命力的强大。尽管人参的产地可能与某些地方相隔遥远,如辽海,但诗中表达了愿意跨越千山万水,将人参带至北方,甚至穿越汉湘,以供更多人享用的愿望。
最后,诗中提到将人参种植在眉山的阴凉处,希望它能够与伯仲(即兄弟)一同成长,暗示了人参不仅能够自我繁衍,还能与同类植物和谐共生,共同促进自然界的繁荣。整首诗通过对人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药用价值,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