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
《蝶恋花》全文
宋 / 真德秀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0)
注释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指梅花鲜红芬芳,让游人留恋不已,以致迷失道路。
武陵溪:即晋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载的桃花源。
态度:举止风度。
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意为梅花原本素白,充满傲霜之态,现在却为何被脂粉污染?莫是东君嫌淡素:莫非是春神嫌梅花太过素雅,所以为它染上脂粉?东君:日神,一说司春之神。
翻译
拱桥两岸红梅花儿刚刚绽放,露出鲜红的花瓣,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清香。不知不觉地将游人误导,产生出许多幻想。自以为走进了武陵溪上的桃花林中,却不知已踏入江南迷人的红梅之乡。
梅花啊,你本应是冰清玉洁的素装,为何却在枝头把胭脂涂上?莫非司春的女神不喜欢清淡,才为你化上这般浓艳的红妆?红梅默默不作回答,只是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
鉴赏

这首《蝶恋花》是宋代文人真德秀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花桥的迷人景色。"两岸月桥花半吐",以月光下的桥梁和含苞待放的花朵为背景,营造出静谧而朦胧的意境。"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花香四溢,引人误入其中,流露出淡淡的诱惑与神秘。

接下来的"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暗示了美景背后的迷失感,同时也寓言了人们对于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先自冰霜真态度",赞美了花朵即使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纯洁的姿态。

然而,"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词人疑惑为何花朵上出现了点点红色,似乎打破了原有的素雅之美,这可能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微妙对比,或是对世俗纷扰的隐喻。最后,"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词人猜想是否是春神觉得花朵过于清淡,花朵却以沉默的娇艳无声回应,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真德秀

真德秀
朝代:宋   号:西山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生辰: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猜你喜欢

游大觉寺三首·其二

隔樾钟鸣里,上方觌面呈。

夏深寒柏色,雨后壮泉声。

巢已非鸠拙,僧如逼鹤清。

偶来涤尘虑,谁解悟无生。

(0)

仲夏瀛台即景杂咏六首·其六

楼台位置规浮玉,为爱空明接水天。

壁上恰书江国咏,一弹指顷向三年。

(0)

乐善园

柳岸维兰舟,沼园阅藻景。

林深鸟藏声,花繁蝶留影。

水木入画幽,琴书延趣永。

讵惟耳目新,亦因机虑静。

少坐便命驾,寓意还堪省。

(0)

御湖泛月

桂宇散凉飔,琳池澹朗照。

木兰试浮弄,冰鉴延虚眺。

望前魄早升,夏仲暑迟到。

吟兴殊未阑,漏声甲夜报。

适可薄言旋,秉烛讵宜敩。

(0)

再题清可轩

倚壁构轩楹,壁乃在堂庑。

望山恒於外,而斯在里许。

洼棱绘变态,浓淡无定所。

初祖应驻锡,五丁漫运斧。

日月所不照,云霞难为补。

奇草四时芳,今信非虚语。

(0)

雨后瀛台即景·其二

层楼延阁镜光里,绿柳红桃烟霭中。

不负好春是今岁,可无佳句荅东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