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壁构轩楹,壁乃在堂庑。
望山恒於外,而斯在里许。
洼棱绘变态,浓淡无定所。
初祖应驻锡,五丁漫运斧。
日月所不照,云霞难为补。
奇草四时芳,今信非虚语。
倚壁构轩楹,壁乃在堂庑。
望山恒於外,而斯在里许。
洼棱绘变态,浓淡无定所。
初祖应驻锡,五丁漫运斧。
日月所不照,云霞难为补。
奇草四时芳,今信非虚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独特的小屋,其构造与位置巧妙地结合了自然与人工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首句“倚壁构轩楹,壁乃在堂庑”描绘了小屋的建造方式,墙壁成为了屋檐和支柱的一部分,巧妙地利用了空间,使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接着,“望山恒於外,而斯在里许”则表达了小屋虽位于室内,但能远眺山景,暗示了其设计的精巧与视野的开阔。
“洼棱绘变态,浓淡无定所”描述了小屋内部装饰的特色,墙面的图案变化多端,色彩或深或浅,没有固定模式,体现了艺术的自由与灵动。接下来,“初祖应驻锡,五丁漫运斧”可能是在借古喻今,通过传说中的开山之神来赞美小屋的建造者,表达了对工匠技艺的高度赞赏。
“日月所不照,云霞难为补”则突出了小屋所在之地的隐蔽与神秘,即使阳光难以穿透,云霞也无法填补其空缺,强调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氛围。最后,“奇草四时芳,今信非虚语”点明了小屋周围四季常青的奇花异草,证实了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屋及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东篱采采人归来,长歌三嗔书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种菊幽探计何早。
一枝可爱况千丛,想应苦吟被花恼。
西风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此时此花抱幽贞,宁衒世间颜色好。
日斜寒照萼明韡,霜轻净澈香远到。
淡焉见谓山泽癯,渊乎我爱其似道。
荒畦野径尤惬性,何似移根伴枯槁。
虽知晚节亦何用,为制颓龄聊自保。
七闽形胜。镇南纪会府,山川交映。
箫鼓喧天,绮罗盈市,不负四时风景。
共喜太平无事,岂料潢池不逞。
殄群丑,看一鼓雷奔,沧溟波静。
指纵诗书帅,曾到凤池,密勿陪几政。
暂淹筹帏,催分战舰,总出智谋先定。
想见捷书初上,尽道臣贤主圣。
正图旧,听重宣丹诏,归调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