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春水舟轻飏,归来三径未全荒。
隔岸羡望者谁氏,刺史江州应姓王。
摇摇春水舟轻飏,归来三径未全荒。
隔岸羡望者谁氏,刺史江州应姓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隐之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
首句“摇摇春水舟轻飏”,以动态的画面开篇,春水轻轻荡漾,小舟悠然前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摇摇”不仅形容了水面的波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轻盈与自由。
次句“归来三径未全荒”,点明了主人公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三径,即指归隐者的居所,这里用“未全荒”来形容,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也暗含了主人翁对生活的热爱与经营,使得原本可能荒芜的居所变得生机盎然。
第三句“隔岸羡望者谁氏”,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引入了对主人公身份的疑问与好奇。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人不禁思考这位隔岸羡慕之人与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境遇。
最后一句“刺史江州应姓王”,直接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江州刺史,姓王。这一句不仅解答了上一句的疑问,也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同时通过“刺史”这一官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与归隐之间复杂情感的处理,既有对官场的留恋,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美好景色,也深刻地反映了归隐之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身份、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平衡的探索。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
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
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
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
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
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
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