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古风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0)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阅读古籍时的感受。诗中“切切寒虫常在耳”表达了一种专注而投入的氛围,仿佛连外界的声音都被诗人的内心世界所吞没。"未识词源万斛水"则是对书海浩瀚的一种比喻,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以及其广博无边。

接着“忽开玉轴见奇文”描绘了一幕惊喜的发现,仿佛在古籍中找到了宝贵的智慧。"光怪摩空乱眸子"则形容了诗人阅读时那种专注而又好奇的心态,以及目光所及之处如同星辰般闪耀。

“太傅江左风流人”中,太傅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颜真卿,江左是他的号,诗人通过这一称呼表达了对其文笔的赞赏。"灵运在家元不嗔"则是在强调颜真卿即使在家庭琐事上也能保持风雅。

“家世千年今复振”表明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重视,"落笔飘飘语更真"则是对这种文化传承中所蕴含的文学才华的一种肯定,仿佛每一笔都透露着真挚的情感。

“顿足忘言惊妙绝”表达了诗人阅读时的心潮澎湃和语言上的不足,以至于想要赞美却又词穷。"欲续貂蝉恨才拙"则是在感叹自己才能的局限,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铅刀那敢望神剑”中,铅刀和神剑都是比喻,前者代表普通的文笔,后者则是卓越的才华。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显示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与自知之明。而"舒屈无方岂常铁"则是在强调即使有才华,但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无法彰显其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深入的内省和文化传承的展现,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个人文学才华的自我审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秋思二首·其一

少日猖狂不自谋,即今垂死更何求。

简编不隔圣贤面,梦寐时为河岳游。

浊酒未倾心已醉,长歌欲发涕先流。

石帆射的烟岚晚,过雁声中又一秋。

(0)

冲雪至馀庆觉林雪连日不止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0)

采莲三首·其一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

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0)

鹧鸪天·其四重九席上再赋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0)

菩萨蛮·其六昼眠秋水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

晚凉秋水眠。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0)

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

往岁追欢地,寒窗梦不成。

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

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

只今那复见,仿佛似三生。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