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
晚凉秋水眠。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著。高树莫鸣蝉。
晚凉秋水眠。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秋日画面。诗人辛弃疾以葛巾自比,想象自己在沧浪之水边洗涤,清晨起来滤酒,然而这样的清凉环境却让他难以再佩戴葛巾,因为那会破坏这份宁静。他听到了高树上的蝉鸣,但特意提醒自己不要被这烦扰,而是享受傍晚的凉意,在秋水边安然入眠。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竹床狭小,仿佛只有几尺之地,却足以让他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梦境。他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华胥国,那里没有现实的忧虑,只有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山上的泉水潺潺作响,如同梦中的琴声,然而在梦中,琴弦却意外地断裂,寓意着美好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写实与虚幻交织,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力的暂时解脱,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理想破灭的感伤。辛弃疾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即今应感湘江涯,一念甫为群生迷。
诞弥犹是旧来日,尘世已觉心南移。
宰官未向朝端去,暂作资阳大慈父。
惟将四谛妙真来,一洗含灵愁叹苦。
海沂岂久淹王祥,沙堤指日催鸣珰。
心华定力莫思议,福利四海为津梁。
斯民正赖觉空觉,应世因缘讵能度。
椿龄永劫未渠央,会看优昙几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