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写愁怀恨转长。更无佳句只心伤。
酸辛滋味自家尝。
佛火经声堪慰藉,兰因絮果罢思量。
篆烟还似见回肠。
欲写愁怀恨转长。更无佳句只心伤。
酸辛滋味自家尝。
佛火经声堪慰藉,兰因絮果罢思量。
篆烟还似见回肠。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浣溪沙》由郑元昭所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首句“欲写愁怀恨转长”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愁绪,想要倾诉却感觉愁恨越积越多。第二句“更无佳句只心伤”暗示了诗人此刻思绪纷乱,难以找到恰当的言辞来完全表达。
“酸辛滋味自家尝”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承受生活中的艰辛和痛苦,这种感受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接下来,“佛火经声堪慰藉”则转向寻求精神寄托,希望通过佛经的诵读得到心灵的安慰。然而,“兰因絮果罢思量”又暗示了对过去情缘的放下,不再执着于因果循环的思考。
最后,“篆烟还似见回肠”以形象的比喻收尾,篆烟袅袅上升,如同诗人内心纠结的情感在心头萦绕,回荡不已。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慰藉与解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