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汤沐曾无邑,千古歌风尚有台。
泗水不知亭已改,砀云犹与客俱来。
孤城落日河流急,远戍霜催雁影回。
游子不忘丰沛意,至今偏动故乡哀。
一区汤沐曾无邑,千古歌风尚有台。
泗水不知亭已改,砀云犹与客俱来。
孤城落日河流急,远戍霜催雁影回。
游子不忘丰沛意,至今偏动故乡哀。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二十一首(其四)沛中有感》描绘了沛县的历史变迁和诗人的情感触动。首句“一区汤沐曾无邑”,暗示沛县昔日繁华,但如今只剩一片寂静,曾经的邑城风貌不再。次句“千古歌风尚有台”则强调尽管人事更迭,但沛地的歌谣传统犹存,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
“泗水不知亭已改,砀云犹与客俱来”通过泗水和砀云这两个地名,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物的感慨。泗水不知亭的变化,表明时间的流转,而砀云依旧带来远方的气息,增添了怀旧之情。
“孤城落日河流急,远戍霜催雁影回”描绘了傍晚时分,孤寂的城池映衬着落日余晖,河流湍急,远处戍楼的霜气催促着归雁,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游子不忘丰沛意,至今偏动故乡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对故乡丰沛之地的深深眷恋,以及这种情感触发的思乡之哀。整首诗以沛县为背景,融合了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谊。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