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下二首·其一》
《华下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0)
注释
故国:指故乡或旧居。
春归:春天的到来,春回大地。
未有涯:没有边际,形容春意盎然。
小栏:小型的栏杆,常指庭院中的装饰。
高槛:高的门槛,这里形容院墙。
别人家:别人的住所,不是自己的家。
五更:古代计时法中,五更大约是凌晨3点到5点。
惆怅:心情忧郁,失落。
回孤枕:回到孤独的枕头上,意即独自醒来。
犹自:仍然,还。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光。
落花:掉落的花朵,象征春天的消逝。
翻译
故乡的春天归来无边无际,那精致的栏杆高高的院墙却在别的人家。
五更时分我忧郁地转回枕头,依旧只有残灯照着飘落的花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情感。"故国春归未有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但这种向往似乎没有尽头,充满了无奈和渴望。"小栏高槛别人家"则是从视觉上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分离,"小栏"和"高槛"都是隔开自我与外界的障碍物,暗示了诗人与他人或故土之间的隔阂感。

"五更惆怅回孤枕"中的"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通常是黎明前的最后一个时辰。"惆怅"形容心情的忧郁和苦闷,而"回孤枕"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寂静无声的夜晚中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的孤独感。

"犹自残灯照落花"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室内外两种景象。"犹自"意味着依然,尽管周围环境已经很冷清,但诗人还留恋于那一点微弱的光亮,"残灯"象征着即将熄灭的希望或是生命的最后光芒。而"照落花"则是在这样的夜晚里,即使花瓣已经凋零,但诗人仍旧用这最后的光亮去捕捉那些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夜晚孤独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村舍七首·其一

无怀葛天古遗民,种畬归来束涧薪。

亭长闻名不识面,岂知明府是何人。

(0)

初冬杂题六首·其四

五斗安能解醉酲,瞢腾睡眼怯窗明。

策勋赖有春芽在,卧听山童转硙声。

(0)

自警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

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釐。

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

我今齿发弊,彊健复几时。

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

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

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

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0)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读书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

(0)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古风十首·其一

君子亦有慕,不慕要路津。

君子亦有耻,不耻贱与贫。

风俗未唐虞,诗书非一秦。

展转不能瞑,卧听鸡唱晨。

(0)

东斋杂书十二首·其三

负负无可言,上上不须说。

天壤大如许,我独身孑孑。

苟合不可为,万事听瓦裂。

年登麦饭足,得酒且勤歠。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