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下诏寂寥滨,师帅高才得献臣。
事出中和民自怿,令捐苛细物长春。
红裙涕泣瞻征旆,白首驩呼滞去轮。
簪绂相先问行色,几时携节渡江濒。
天明下诏寂寥滨,师帅高才得献臣。
事出中和民自怿,令捐苛细物长春。
红裙涕泣瞻征旆,白首驩呼滞去轮。
簪绂相先问行色,几时携节渡江濒。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鄱阳太守的场景,充满了对官员离任的不舍与对新任官员的期待之情。首句“天明下诏寂寥滨”,以清晨的宁静氛围开始,暗示了即将离别的庄严时刻。接着,“师帅高才得献臣”赞扬了即将离任的太守,以其高超的才能和贡献受到尊敬。
“事出中和民自怿,令捐苛细物长春”两句,表达了在太守治理下的和谐局面,民众因他的离去而感到欢喜,同时也希望新任官员能继续推行公平、温和的政策,保持地方的繁荣稳定。
“红裙涕泣瞻征旆,白首驩呼滞去轮”描绘了送别场面的感人情景,红裙女子的眼泪和白发老人的欢声,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离别之痛,也体现了人们对太守的深厚情感。
“簪绂相先问行色,几时携节渡江濒”则通过官场同僚的关切询问,以及对何时能再次相见的期盼,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预示了新任官员将面临的挑战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新任官员的期待,是宋代送别诗中的一篇佳作。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浪迹烟霞,有酒千钟,有书五车。
任从来萧散,闲心似水,何堪妩媚,笑面如花。
濯发沧浪,放歌江海,肯被红尘半点遮。
谁知道,抱无名钜璞,重价难赊。嘻嗟。大泽龙蛇。
且蟠屈、深潜得计些。
看淋漓醉墨,神情自足,摩挲雄剑,肝胆无邪。
渭水烟蓑,营丘绣衮,出处何尝有异耶。
今何在,但素蟾东出,红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