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赴官秘阁》
《送人赴官秘阁》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经行当年已充赋,却遂鹿官走尘土。

百里牛刀未甘弄,况有文章自当贡。

屡扣天阍出奇语,落笔纷纷动尧禹。

雪天得职怀抱清,道山入局忧虑宁。

今也无惭故乡举,幽閒更有登真路。

惟我曾游今已古,想见朋从散还聚。

岂事涂改如排牙,忽落铅刀得依据。

常笑蠹鱼乾自忙,正似求生辙中鲋。

学海无从今几年,谩惜公家费毫楮。

春芽竟好清昼深,石鼎蝇声绕庭户。

恍然似揖前朝人,高下图书迓青顾。

养才此地良有因,入闹谁醒静方悟。

要使中虚心鉴明,乃欲他时照纷遽。

名利人人情正炎,我抱天君独为主。

设官之意非徒然,君恩可报唯心渊。

案牒相忘花字閒,养心乃在云日边。

佳气葱葱指归处,顿觉身轻如插羽。

扁舟莫怯霜华浓,已有东风送君去。

(0)
鉴赏

这首诗《送人赴官秘阁》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秘阁的深切关怀与勉励。

诗的开篇“经行当年已充赋,却遂鹿官走尘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过去为官的经历,以及即将前往新职位的忙碌与奔波。接着“百里牛刀未甘弄,况有文章自当贡”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认为其才华不应被埋没,应当贡献于国家。

“屡扣天阍出奇语,落笔纷纷动尧禹”则赞扬了友人在官场上的智慧与才能,能够提出独特见解,影响深远。而“雪天得职怀抱清,道山入局忧虑宁”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境变化,无论是在严寒还是在官场,都能保持清明的心态。

“今也无惭故乡举,幽閒更有登真路”表明友人对于自己被举荐感到自豪,并且对未来充满期待,不仅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更有可能在精神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惟我曾游今已古,想见朋从散还聚”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朋友相聚时光的怀念。

“岂事涂改如排牙,忽落铅刀得依据”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世事变迁,但友人应坚守自我,找到自己的定位。“常笑蠹鱼乾自忙,正似求生辙中鲋”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为了名利而忙碌的人,强调了友人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学海无从今几年,谩惜公家费毫楮”表达了对友人学习与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提醒应珍惜资源,合理利用。“春芽竟好清昼深,石鼎蝇声绕庭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预示着友人未来的成就与幸福。

“恍然似揖前朝人,高下图书迓青顾”则暗示友人将与历史人物对话,获得灵感与启示。“养才此地良有因,入闹谁醒静方悟”强调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必要性。

最后,“要使中虚心鉴明,乃欲他时照纷遽”表达了对友人内心修养的期望,希望其能洞察世事,从容应对。“名利人人情正炎,我抱天君独为主”则表明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主宰应该是内心的道德与原则。“设官之意非徒然,君恩可报唯心渊”强调了官员的责任与对君主的忠诚。“案牒相忘花字閒,养心乃在云日边”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态度,认为真正的修养应在自然与宁静中进行。“佳气葱葱指归处,顿觉身轻如插羽”描绘了友人未来成就的景象,以及内心的轻松与自由。“扁舟莫怯霜华浓,已有东风送君去”则是对友人远行的鼓励,希望其勇敢面对挑战,最终会有春风送其前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简杜子昕节邠

买屋湖边住,湖光入酒卮。

向来多说剑,老去只耽诗。

时序宽衣带,年华上鬓丝。

肯收湖海气,了事觉儿痴。

(0)

宋君挽词

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

是处青山曾对饮,祇今白羽为谁挥。

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

手斸苍烟营葬地,可堪晴树转斜晖。

(0)

次韵郑总干·其三

过从一笑酒瓶空,不是樵翁即钓翁。

偶种竹成俱崛强,旋移花活尚神通。

前身已化归辽鹤,醉帖犹传戏海鸿。

新贵少年吾自老,世间白发几曾公。

(0)

次韵王尉贺雨

老天自不负吾君,谁向灵均三沐熏。

鹤立待收连夜雨,龙归看带入山云。

摩挲一饱岂易得,愁叹多年不忍闻。

亦欲买牛横短笛,华山一半倘容分。

(0)

与客观雪·其三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携客上峥嵘。

十分宇宙无尘事,一色琼瑶是化城。

病起未堪论斗醉,诗狂且莫到参横。

剡溪可是忙回棹,冻合琉璃作么生。

(0)

赠诗僧·其一

瀑泉癞可能诗最,毕竟难为本色僧。

要识庐山真面目,一溪明月冷于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