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鹭何从止,去啄金堤饮玉水。
朝随赤雁暮碧鸡,荡漾惊波不得栖。
有时挟子上林去,网丝纷纷复难避。
不如敛翅江海湄,远却幽并游侠儿。
朱鹭何从止,去啄金堤饮玉水。
朝随赤雁暮碧鸡,荡漾惊波不得栖。
有时挟子上林去,网丝纷纷复难避。
不如敛翅江海湄,远却幽并游侠儿。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朱鹭》诗,以朱鹭为题,描绘了朱鹭的生活状态和遭遇,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
诗中首先描述了朱鹭的自由与束缚:“朱鹭何从止,去啄金堤饮玉水。”朱鹭在金色的堤岸上觅食,在清澈的水中饮水,展现了其生活的自由与美好。然而,“朝随赤雁暮碧鸡,荡漾惊波不得栖。”白天跟随赤雁飞翔,夜晚伴随碧鸡栖息,但水波的动荡让朱鹭无法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暗示了其生活中的不稳定性与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挟子上林去,网丝纷纷复难避”描绘了朱鹭的家庭生活与面临的危险。在茂密的森林中,朱鹭带着幼鸟探索,但人类的捕猎工具——网丝,却成了它们难以避免的威胁。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最后,“不如敛翅江海湄,远却幽并游侠儿。”诗人建议朱鹭选择远离人类活动频繁的江海边缘地带生活,以避开那些游侠般的猎人。这一句不仅是对朱鹭的建议,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警示,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之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