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谁建障川功,才喜浔阳九派通。
好趁顺风歌凯乐,三年不唱大江东。
狂澜谁建障川功,才喜浔阳九派通。
好趁顺风歌凯乐,三年不唱大江东。
这首诗《闻九江克复口占》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九江战事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狂澜谁建障川功”,以“狂澜”比喻战事的激烈与复杂,用“障川功”形容战胜困难的壮举,巧妙地将历史事件的宏大背景融入自然景象中,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暗示了胜利者的伟大。
次句“才喜浔阳九派通”,“浔阳”即九江,此处点明地点,“九派通”则形象地描绘出九江战事胜利后,长江九支水流汇合畅通的景象,象征着局势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欣慰。
第三句“好趁顺风歌凯乐”,“趁顺风”意味着抓住有利时机,这里暗喻着利用当前的和平局面,庆祝胜利,表达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歌凯乐”则是欢庆胜利的音乐,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庆祝胜利时的欢乐场景。
最后一句“三年不唱大江东”,“三年”可能是指从某一次重大事件到九江战事胜利这段时间,“大江东”则借用了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此句意为经历了三年的等待与努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而是可以尽情歌唱胜利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九江战事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和平稳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