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当年巧样裁,宣和殿上几徘徊。
丹青绢素俱零落,独有蛾眉怨未灰。
团扇当年巧样裁,宣和殿上几徘徊。
丹青绢素俱零落,独有蛾眉怨未灰。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宋代宫扇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怨的情绪。"团扇当年巧样裁",开篇便以“团扇”这一传统意象引入,暗示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精致与优雅。“宣和殿上几徘徊”,“宣和殿”为北宋徽宗时期的宫殿,此处通过“徘徊”二字,不仅描绘了宫扇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留恋。
接下来,“丹青绢素俱零落”,一句转折,将画面拉回现实,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辉煌的色彩与材质都已消逝,只剩下岁月的痕迹。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主题。最后,“独有蛾眉怨未灰”以“蛾眉”代指女子的美貌,象征着那些曾经在宫中绽放的青春与美丽,如今虽已不在,但那份哀怨却未曾消散,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令人不禁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宫扇的变迁与一个时代的兴衰紧密相连,既有对美的追忆,也有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
向红炉暖阁院宇。
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
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
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
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飐酒旗斜处。
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
见腊梅、枝上嫩蕊,两两三三微吐。
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有病无媒客,多慵亦太疏。
自怜成叔夜,谁与荐相如。
嗜退思年老,谙空笑岁除。
迹闲过寺宿,头煖近阶梳。
春立穷冬后,阳生旧物初。
叶多庭不扫,根在径新锄。
田事终归彼,心情倦老于。
斲材须见像,藏剑岂为鱼。
效浅惭尹禄,恩多负辟书。
酬知必拟共,勿使浪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