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冬至》
《减字木兰花.冬至》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0)
注释
寒影初回:从冬至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日影渐短,故称“初回”。
长日至:指白天开始渐长。
罗袜新成:冬至日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
称“履长之贺”。
添一线:添加量日影的线长。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用来照明)。
翻译
早晨云雾散去,在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从此以后,白天渐长。也望这日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的习俗代代相传。
冬至以后,天气转暖,寒意渐少。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慢慢变短。从今天开始,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晓云舒瑞"一句以轻盈的笔法勾勒出冬日清晨的云彩,给人以吉祥之感。而"寒影初回长日至"则透露出冬至后日照时间渐长的信息,表达了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

"罗袜新成"可能指的是诗人刚做好了一双鞋子,或是衣物,准备迎接更加寒冷的天气。紧接着的"更有何人继后尘"则带有一丝对未来或他人的关切,似乎在询问在这清冷的冬日里,还有谁会走上这条路。

"绮窗寒浅"描写了室内的温暖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而"尽道朝来添一线"则可能指的是诗人每天早晨都会增加一点织物的厚度,以应对越来越冷的气候。这里的"绮窗"和"添一线"都是对室内生活细节的刻画,体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

最后两句"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则描写了夜晚点燃蜡烛的情景,"秉烛"即手持蜡烛,而"已减铜壶昨夜筹"则是说铜壶中的水因为温度的降低而体积缩小,这里"筹"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水的冷冻,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冬至时节特有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怀。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梓州与温商夜别

凤皇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

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0)

樵人十咏·其四樵子

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

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

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0)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鼎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

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

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0)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

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

行药不离深幌底,寄书多向远山中。

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0)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秋早相逢待得春,崇兰清露小山云。

寒花独自愁中见,曙角多同醒后闻。

钓具每随轻舸去,诗题闲上小楼分。

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羊欣白练裙。

(0)

送友人之湖上

故人溪上有渔舟,竿倚风蘋夜不收。

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